熟齡閱讀

#照顧末期

共有 9 則相關文章

病症知識
長輩身上的不是壓傷 容易被誤解的「臨終皮膚衰竭」
現今對於臨終皮膚衰竭相關研究與知識稍嫌不足,使得醫護人員難以確診末期傷口與其他形式的皮膚衰竭並給予治療。也常會讓社會大眾誤以為是褥瘡。
阿登的老人學筆記
2018/09/22
長期照護
臨床重症醫師怎麼看?臨終前的無效醫療
綜觀無效醫療的發生,其中一項最直接影響醫師是否執行無效醫療的因素,竟是來自「家屬的要求」。   如果病患、家屬不接受無謂的醫療處置,及早表明立場,簽署具有法律效力的預立醫囑文件;讓醫療團隊更瞭解病人與家屬的期望,減少醫療糾紛的疑慮,便能有效減少臨終前無效醫療的發生。
393 公民平台
2016/12/23
樂活養生
【朱國鳳專欄】三個重點了解《病人自主權利法》-讓「善終」的心願可以實現
當符合《病人自主權利法》的規定,醫師終止、撤除急救,不負刑事與行政責任,因此所生的損害,除故意或重大過失,不負賠償責任,新法案讓病人的善終權利與醫病和諧能夠兼顧。 想要享有善終權益,關鍵在「預立醫療決定」,那麼誰能預立醫療決定呢?根據法案第8條,只要是「具完全行為能力之人,得為預立醫療決定,並得隨時以書面撤回或變更之。」
前資深媒體人 朱國鳳
2016/05/30
心靈加油站
不要再說安寧就是放棄治療了!有關安寧療護的10個快速解答
當末期病人接受安寧療護服務,身體健康好轉後,可向原照顧團隊申請安寧居家療護。每個人都有權利依照自己的意願,選擇接受安寧療護服務。為了保障每個人臨終時的選擇權,可以在兩位見證人的見證下,事先簽署「預立選擇安寧緩和醫療意願書」,同時可將此意願註記在健保IC卡中。
愛長照編輯團隊
2016/05/27
心靈加油站
朱為民-面對末期病人,說出以下三句話時請先思考一下
面對死亡的孤單幽微,也許除了加油,需要的是更多的陪伴。 我相信每個人面對末期病患,都是抱持著善意說話的,因此,我們更要思考,如何將自己的善念轉化為精準的話語,給予正向的陪伴。
朱為民 醫師
2016/05/25
長期照護
阿嬤的幸福心願 是一碗小小的鳳梨冰…….如果你是照顧者,願意滿足她嗎?
長期照護的營養控制原則,看似是非明辨,但請記得,我們照護的對象是「人」,在照護的原則、道理之內,把包容、體貼也一起放進來,對照自己、關懷長者。
小虎文
2016/05/25
心靈加油站
當父親癌末倒下,年輕人要如何扛起家計?在爭吵之前,你可以做的三件事-諮商心理師 艾彼
直接談論疾病、失能、老化、死亡,在許多華人家庭內都是禁忌,以至於加深了親人間達成共識的難度。 建議你,可以嘗試用間接、輕鬆的方式來降低直接討論的困難,比方運用電影、書籍、新聞時事等,藉由討論一個虛擬的主角或故事間接了解家人對長期照護、醫療決定的期待。
諮商心理師 艾彼
2016/05/25
心靈加油站
朱為民-安寧緩和療護:常見三大迷思
事實是,安寧緩和醫療只是治療的方向不同!對於癌症(或其他末期疾病)治癒性的醫療也許有其極限,但緩解症狀、關心情緒、身體照顧的醫療是永遠可以做的,以我服務的醫院為例,入住安寧病房的病人,有將近一半最後是可以出院的......
朱為民 醫師
2016/05/25
心靈加油站
朱為民-面對末期病人與家屬:沉默,有時比言語更有力量
沉默並不是非常被動、消極的,也不是既然沒什麼話可以說,不如就低頭玩手機,不是的。沉默,其實是一種主動的陪伴,安寧緩和專科醫師朱為民提供三個可以在實務中練習沉默的原則。
朱為民 醫師
2016/05/25

訂閱電子報

必填

請輸入正確的電子信箱

送出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