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齡閱讀

#大腸直腸癌

共有 12 則相關文章

病症知識
晚期大腸直腸癌治療契機,單株抗體標靶藥物助抗癌
一般來說其實大腸癌並不容易早期的發現,所以我們常在報章雜誌上會看到,有些人發現的時候其實都是已經是晚期的狀況。
照護線上
2024/12/23
病症知識
腫瘤位置影響是否需要人工肛門 大腸直腸癌手術新選擇 提高術後恢復品質
達文西手術透過優良的視野呈現,能精準地拿掉腫瘤,完整保留周邊神經、血管,對患者泌尿道功能恢復較好
健康醫療網
2024/12/11
病症知識
提升大腸直腸癌治療效果 精準用藥不可少
大腸直腸癌在十大癌症發生率中排名第二,一年新增一萬六千多名病人,雖然看似駭人,還好可針對基因檢測結果精準治療,現在更有突破性發展,可透過抽血、液態切片的基因檢測方式,觀察手術後體內是否有殘存癌細胞的DNA,再決定是否要做術後輔助治療,以及規劃用藥強度,大大提升治療效果。早期大腸直腸癌的五年存活率超過八成,病人應積極接受治療。
癌症希望基金會
2024/07/26
病症知識
大腸直腸癌術後不一定要用人工肛門 了解手術方式、術後腸造口正確觀念!
張世慶主任表示,達文西機械手臂手術器械有7個自由度,共540度並與人手一樣靈活之手腕較不會有姿勢限制及違反人體工學的情況,視野也較清楚,能保留更多組織,盡可能不切除肛門。
健康醫療網
2024/01/06
樂活養生
奧斯卡獎得主坂本龍一不敵病魔,日前因直腸癌逝世
坂本龍一攝於2008 By Joi Ito - originally posted to Flickr as Ryuichi Sakamoto
元氣網
2023/05/21
病症知識
大腸直腸癌70%長在左側 左右治療策略大不同
大腸直腸癌是台灣十大癌症中發生率的第一名,你知道大腸直腸癌比較容易發生在左側還是右側嗎?答案是:約有70%長在左側。雖然都是大腸直腸癌,左右側的治療方法大不同,以沒有突變RAS基因,也就是野生型的晚期大腸直腸癌來說,左側使用抗EGFR標靶藥物療效顯著;右側則直接使用抗血管新生的標靶藥物。採取最佳治療策略,有更大的勝算。
癌症希望基金會
2023/03/12
病症知識
精準打擊大腸直腸癌 關鍵基因不可不知
台灣每4分19秒就有1人罹患癌症,大腸直腸癌是發生率第1名的癌症,一年約有1萬7千人罹患大腸直腸癌。目前轉移性大腸直腸癌的治療效果非常好,透過基因檢測找到致病基因,精準使用抗癌武器,甚至連原本無法開刀病人還有痊癒的機會,病人千萬不要失去信心。
癌症希望基金會
2023/03/10
社會資源
傷口小、恢復快 達文西手術微創治療大腸直腸癌
新型微創手術如腹腔鏡手術、達文西手術,以手術傷口小、疼痛度低、恢復期短等優勢成為治療大腸直腸癌的新趨勢,其中達文西手術又可說是腹腔鏡「進階版」,可到達更多過往受限的刁鑽角度。
健康醫療網
2021/10/01
病症知識
大腸直腸癌標靶治療新利器-生物相似性藥
近年來標靶治療愈來愈普遍,標靶治療的藥物是針對細胞的特定標記發揮作用,選擇性較精準,同時對正常細胞的影響也較小,副作用也相對較輕。
照護線上
2020/09/28
病症知識
大腸直腸癌 不可輕忽的營養補充
因為開完刀後造成異化生理反應,加上那段時間可能食慾不好、吃不下東西,或因醫療需要禁食,因此在開刀前先把身體養好、營養顧好,並且有計畫的運動是非常重要的。
照護線上
2020/02/19
病症知識
營養照顧好,迎戰大腸癌
癌症患者應盡早規劃營養照顧計劃,積極補充營養是抗癌的關鍵;在癌症患者中有高達40%的患者是死於營養不良而非癌症本身,因此營養治療佔相當重要角色。
照護線上
2019/12/11
病症知識
對抗大腸直腸癌,營養支持不可少
標靶治療主要針對癌細胞攻擊,對正常組織的影響較小,副作用也較少。
照護線上
2019/11/10

訂閱電子報

必填

請輸入正確的電子信箱

送出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