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齡閱讀
社會資源
保戶如何應對實支實付新制?
實支實付保險指保戶發生醫療費用後,依據實際支出申請理賠。過去由於部分保險公司開放醫療收據副本理賠的申請,保戶可以同時向多家保險公司提出申請,導致某些情況下,保戶從不同保單獲得的賠償總額超過實際支出的醫療費用,此背離了保險的損害填補原則,還助長道德風險,甚至引發詐保案件。
Smart智富
2024/10/23

社會資源
用保險金信託照護身心障礙子女
身心障礙子女通常較不易進入職場謀職,收入易受到限制,因此父母親的身故保險金將是子女在未來漫長的人生中,關係到食、衣、住、行、醫療照顧等諸多需求的一筆重要財源。
Smart智富
2024/09/16

社會資源
因應醫療通膨的3大面向
為因應高齡者退休後醫療通膨問題,民眾在退休規畫上,應強化投保醫療健康保險之比重,及早優化管理,降低醫療通膨。
Smart智富
2024/09/16

樂活養生
新版實支實付險怎麼買不踩雷?保險專家曝:5點「超實用提醒」快筆記!
新版實支實付險將在10月1日上路,未來民眾購買的醫療實支實付新保單,每次醫療行為所得到的理賠總額都必須以該次醫療總費用為限,如果買兩家保單,那麼第二家實支實付保單就僅能給付「差額」的部分。 示意圖/Canva
橘世代:精彩人生2.0,展開人生新風景
2024/07/26

社會資源
3方法應對逐年走高的醫療費
遇到醫療緊急狀況時,平日建立的緊急預備金能支付不可預見的支出,且建議緊急預備金至少需有3~6個月的生活費用。除儲蓄外,投資也是增值資產的好方法,選擇自己較熟悉且能承受風險的理財工具,不論是股票、債券或其他金融工具,以長期增值作為目的,可確保財務上有足夠的儲備,能更好應對未來可能的醫療支出挑戰。
Smart智富
2024/04/15

社會資源
高齡社會保險新趨勢
在長壽風險提高且利率與通貨膨脹加大之下,民眾應提早透過商業保險來補足高齡社會保障之不足。建議民眾透過保單健診盤點個人高齡保障,將舊保單轉換成高齡保障新保單,讓自己的退休保障更完善。
Smart智富
2024/04/14

社會資源
「零家庭照顧者」時代來臨!
近年有保險公司推出專門承保失智、阿茲海默症與帕金森氏症的照護保單,此類商品都可協助民眾提早準備未來面臨長照風險時有足夠的財源支應。建議民眾若想安心退休,要提早規畫長照險,以享安心有品質的退休生活。
Smart智富
2024/03/09

社會資源
壽險商品未來將如何轉型?
壽險公司該如何調整體質?若單從業者角度思考,未來的商品一定會轉型,朝向獲利比較好的「保障型」商品為主,如傷害健康險、定期壽險等,或盡量賣增資壓力較小的商品,如風險由客戶承擔的投資型保單或是外幣保單,又或是保證較少、保險期間較短的保單等。(圖/Freepik)
Smart智富
2024/03/08

社會資源
4要點因應實支實付醫療險轉變
醫療險市場由於體況機率等因素,部分實支實付投保年齡多限定在70歲,續保年齡也多有限制,對熟齡民眾較不友善。若想在高齡也能有保障,部分保險公司有推出可轉換式的醫療險,此險種的契約裡會訂立一個年度,到了該年度,該保險會轉為實支實付,或者是等繳費滿一定年期,該保險再轉為實支實付,視各家商品設計而定。
Smart智富
2024/02/07

社會資源
父母留大筆保險理賠金要扣稅?受益人、要保人成關鍵眉角
在買保單前,必須先搞懂要保人、被保險人與受益人的關係,做好妥善安排才是。 圖/freepik
橘世代:精彩人生2.0,展開人生新風景
2023/12/15

社會資源
3理由及早規畫健康保險
要過怎樣的生活可繁可簡,自己可以決定,但病痛不會因為有錢沒錢而有別,就醫費用也無法議價,當預知醫療成本會愈來愈貴,照護成本必然增加,及早建構自己的健康保險計畫是非常重要的。(圖/達志影像)
Smart智富
2023/12/13

社會資源
熟齡族買醫療險 掌握5必知
若有投保醫療險,面對高額的醫療費支出,就可獲得保障。圖/123RF
橘世代:精彩人生2.0,展開人生新風景
2023/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