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乳癌別怕!把握荷爾蒙陽性治療關鍵 CDK4/6抑制劑助降復發率3成
早期乳癌別怕!把握荷爾蒙陽性治療關鍵 CDK4/6抑制劑助降復發率3成
乳癌高居台灣女性癌症發生率之首,即使早期發現並完成手術,仍不能掉以輕心。以荷爾蒙陽性、HER2 陰性第三期乳癌為例,十年復發率高達五成;若 Ki-67 細胞生長分裂指數高、腫瘤惡性度高,更屬高風險族群。近年最新趨勢是在術後荷爾蒙治療的同時加入細胞週期抑制劑(CDK4/6 抑制劑),復發率可再降低逾三成,對高風險病人尤其重要。
癌症希望基金會
2025/10/02
瀏覽數 1,013
.jpg)
早期乳癌可分三期,第一期是腫瘤小於兩公分、淋巴結未轉移,十年復發率大約 10%;第二期腫瘤還在兩公分內,但已有一至三顆淋巴結轉移,或腫瘤超過五公分但尚未淋巴結轉移,復發率約25%;第三期則是腫瘤超過五公分且伴隨淋巴結轉移,或淋巴結轉移超過4顆,復發率高達50%。Ki-67指數也是判斷風險的重要依據,數值越高,代表腫瘤細胞分裂越快。
▍手術是起點,持續治療能幫助遠離復發
林季宏醫師強調,手術只是治療的第一步,術後輔助療法可以降低復發。低風險病人以荷爾蒙治療為主;中度風險者會先化療再接荷爾蒙治療;高風險者如淋巴轉移 4 顆以上,或 1–3 顆且腫瘤大於五公分,則建議化療後,在荷爾蒙治療同時加入 CDK4/6 抑制劑,臨床研究發現,可讓復發率再降三成以上。
▍荷爾蒙藥物怎麼挑?多久的療程才最適合自己?
荷爾蒙治療是早期乳癌的核心療程之一,目前主要有兩大類藥物,泰莫西芬(Tamoxifen)與芳香環酶抑制劑(AI)。泰莫西芬是阻斷荷爾蒙刺激癌細胞生長的路徑,抑制腫瘤生長;後者是阻斷周邊組織產生產荷爾蒙。治療時間會依分期與風險而定,第一期約五年,第二期可延長到約七年半,第三期或高風險需要長達十年;實際長度會依病人分型、分期來決定。
林季宏醫師指出,停經後婦女雖然卵巢功能已衰退,但脂肪與腎上腺仍製造微量女性荷爾蒙,刺激癌細胞生長,因此仍需要接受荷爾蒙療法。而 AI 對這類患者的效果通常優於泰莫西芬,若因骨質流失或關節痛導致無法忍受,可以改用泰莫西芬。
▍停經前後治療方式大不同
停經前婦女的治療選項較多 ,可以單用泰莫西芬、泰莫西芬合併停經針,或 AI 搭配停經針。單用泰莫西芬效果最弱,泰莫西芬加停輕針效果較佳,AI加上停經針效果最好,但副作用也相對比較較大。
泰莫西芬可能造成子宮內膜增生與心血管疾病的風險,需定期追蹤;AI 常見關節及肌肉痠痛與骨質流失,有病人甚至出現晨間行走困難,可以補充鈣片、維生素D、多曬太陽改善,並定期骨質密度檢查。至於停經針則可能帶來脂肪堆積、體態改變。
▍CDK4/6抑制劑:副作用與處理方法一覽
有關CDK4/6 抑制劑常見副作用包括白血球下降、腹瀉或肝功能異常等,要定期追蹤及監控。若出現明顯異常,通常先暫停 7–10天或換藥,大多可以恢復。
林季宏醫師強調,早期乳癌不是做完手術就結束,尤其是高風險病人,術後的荷爾蒙與CDK4/6 抑制劑治療非常重要。若出現藥物引起的副作用,應跟醫師討論,找到適合自己的藥物,才能將復發率降到最低。
原文經癌症希望基金會同意後轉載,原文請點此
繼續閱讀:
1. 提升高風險早期HER2乳癌治癒率:ADC治療藥物助降低復發及死亡風險! 健保給付條件 專科醫師五大Q
2. 乳癌飲食怎麼吃?營養師揭「飲食指南」術後、化療、追蹤期一次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