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齡閱讀

新聞政策
友善中高齡城市大評比、長照心理照護計畫、澎湖行人「優先旗」、彰化「輔具得來速」12/29【新聞彙整】
縣市高齡政策衡量指標包括社交、教育、就業、交通等四大面向。高發會指出,這四項指標是針對65歲以上高齡者進行焦點團體訪談後,發現中高齡者最關心的施政面向包括社交場域完善度、樂齡教育豐富性、二度就業機會及交通運輸環境。
愛長照編輯團隊
2017/12/28

樂活養生
預防失智症,打麻將就對了?神經科醫師陳龍:防止腦部退化,還有更多方法
「只要老人能多走出去就行!」陳龍指出,如果對這些動腦的活動沒興趣,只要能鼓勵銀髮族多走出門,出去和朋友唱歌、聊天,克服老人的社交恐懼,和他人有更多的互動,都可以延緩腦部退化的速度。
資深醫藥記者 丁彥伶
2017/12/25

樂活養生
真牙越多的老人越不容易失智!「咀嚼」可以活化大腦-《刺激大拇指,讓腦變年輕》
研究也發現保有的真牙數量愈少,與記憶、學習能力有關的海馬迴,和主掌自主意識、思考的額葉容量也會隨之變小。從結果來看,當真牙脫落得太嚴重,無法好好咀嚼,就會失去對大腦的刺激,影響大腦功能。
遠流出版社
2017/11/26

樂活養生
先「聞」味道再吃飯-想活化大腦就先啟動嗅覺力!-《刺激大拇指,讓腦變年輕》
人類的身體功能若長期閒置就會逐漸衰退。嗅覺也是一樣,長久不用心聞味道,嗅覺就會愈來愈遲鈍,對大腦的刺激愈來愈少。最明顯的例子就是,阿茲海默症患者在出現「記憶障礙」之前,會先出現「嗅覺障礙」。以我實際看診的經驗,患者在嗅覺出狀況,聞不出味道後,會改變自己的飲食喜好。
遠流出版社
2017/11/26

樂活養生
在家整天穿著睡衣好愜意? 「不在乎自己的儀表」是老化的徵兆之一-《刺激大拇指,讓腦變年輕》
早上起床發現頭髮亂翹覺得「不以為意」,鬍子長長了也「不以為意」,覺得化妝「很麻煩」,一想到要換衣服就覺得「不換也沒關係」,別人怎麼看自己都「不在乎」。於是愈來愈少看鏡子,長此以往下去,就會開始出現失智症的徵兆,最常見的早期症狀之一是「穿衣失用症」。
遠流出版社
2017/11/26

樂活養生
讓大腦保持年輕不失智的關鍵:接受新事物、保持好奇心-《刺激大拇指,讓腦變年輕》
根據最新研究,「好奇心、感情與幹勁的衰退」過去一直被視為心理問題,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預防上述心理問題的發生,有助於預防失智,自然也能避免記憶力衰退等問題。
遠流出版社
2017/11/26

新聞政策
6成長輩盼子女主動談身後事、柑橘類助延緩失智風險、為顧失智家人坐飛機上下班7/21【新聞彙整】
愛長照編輯團隊
2017/07/21

新聞政策
失智症正在成為第一昂貴的疾病,最貴便是「照護費用」-慢性病的自我管理,刻不容緩
失智照護成本年年飆升,但醫療費用並不高,不到總對應成本的20%,主要的成本支出來自於照護費用。安聯人壽與天主教失智老人基金會合作「慢性病自我管理」深入社區,幫助民眾預防早發性失智、協助延緩失智症發生。
愛長照編輯團隊
2017/07/13

病症知識
未來我有可能罹患失智症嗎?失智基因篩檢到底要不要做?
建議有早發性失智的患者先做血液的基因測試,找出是哪個基因出問題,等到患者的下一代想要了解自己是否也有相同問題時,再來做比對。
資深醫藥記者 丁彥伶
2016/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