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高齡化社會下的隱憂:詐騙與子女掏空成為長者最大風險
台灣高齡化社會下的隱憂:詐騙與子女掏空成為長者最大風險
刑事局165反詐專線觀察,會被騙的老人大多是中產階級,退休年老後的孤單疏離感,讓他們特別容易陷入詐團的噓寒問暖騙局。除了詐騙,子女或親友噓寒問暖溫兼軟磨硬泡,退休金一步步被消磨怠盡的案例也時有所聞,以往的「養兒防老」變成了「養老防兒」也讓人感嘆萬分。(圖片來源/Freepik)
社團法人中華信託服務發展協會
2025/08/19
瀏覽數 1,027

▍三則真實故事
案例一 坐擁千金:財富難買親情
林先生年輕時拋家棄子赴海外打拼,晚年返台安養雖擁千萬資產,卻因妻亡且與子女也多年疏離,導致無人關心聞問,只能獨居養生村。林先生每日坐在養生村大廳望向落地窗外,期待親情探視也是許多高齡者晚年孤獨的縮影,這是財富與情感斷裂的悲傷~
案例二 養女棄養:親情變質成傷害
陳姓高齡頂客族夫妻多年前曾認養一女,卻在陳媽媽行動不便、陳爸爸跌倒骨折的困境中遭養女棄養。養女更在離開前捲走二老數百萬退休金。更讓人驚訝的是養女離開後約三個月的時間內連鄰居與村幹事也以幫忙照顧等名義從二老手中拿走將近二百萬。最終社會局連繫到陳爸爸僅有的一位遠房外甥,遠房外甥勉強接手短期照顧並盤點二老的退休金後發現,二老的退休金僅剩一千餘萬~
案例三 啃老無度:親情與金錢的拉扯
王老先生的兒子小明長年伸手要錢,離婚後更是帶著孩子繼續啃老。某次在家庭紛爭後被趕出家門,卻仍以孫子就學為由要求資助。王老先生雖願意提供就學基金,卻不信任兒子管理。這是親情與理智的拉鋸,也是高齡者在保護孫輩與防範二代濫用第三代資金的艱難考驗~~
▲(圖片來源:Freepik)
▍信託制度:守護高齡者財產的防火牆
上面的三個故事,信託提供了有效的資產保全及專款專用的功能:
案例一 孤老有依:信託守護晚年尊嚴
林先生雖無親人照料,但利用信託的機制來保全千萬資金及專款專用支付養生村費用,並安排社福機構來擔任信託監察人及養生村的緊急聯繫窗口。雖然親情無法重建,但信託成為他最堅實的依靠,讓他在無人探望的日子裡,依然擁有尊嚴與安心。
信託的好處: 專款專用、資產安全、養老有保障。
案例二 被背叛的愛:信託成為溫柔的守護
陳姓夫妻曾以滿腔愛心認養一女,卻在年老病痛之際遭棄養,甚至被捲走大筆退休金。鄰里也趁機侵占資產,讓二老對人性失望不已。 在遠房外甥的協助下,二老搬入專業養護機構,有專業醫療人員及機構人員能照看二老的健康狀況,並利用信託的機制來將僅剩千萬餘元資金用以支付二老安養機構及醫療相關費用,由遠房外甥擔任信託監察人!若有緊急特殊狀況時,由遠房外甥來跟銀行(受託人)申請特殊給付以支應二老臨時所需。信託成為他們最後的防線,也是一道溫柔的保護,讓二老在失望中仍能擁有尊嚴與安穩。
信託的好處: 防止資產被侵占、費用支付免煩惱。
案例三 爺爺的承諾:信託提供安穩就學的路
王老先生的兒子長年啃老,王老先生雖疼愛孫子,卻擔心資金被兒子揮霍。王老先生,利用信託成立了孫子的教育信託,每學期定期撥款至孫子帳戶,專款用於孫子的教育支出,讓孫子安穩就學!信託不僅保障孫子的學習權益,也成為王老先生對孫子的關心與守護,讓愛延續。
信託的好處: 專款教育相關費用、避免資金被監護人濫用。
信託是最有溫度的金融服務,是溫暖而堅定的守護者。 它讓長者在親情失落中仍保有尊嚴,在資產風險中仍擁有掌控權,在愛的延續中不留遺憾。在高齡化的台灣社會,讓信託不只是財務安排,更是人生最後一段旅程的安心規劃。
原文經作者同意授權上刊。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