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間調整可以提升長輩活動力、恢復行動力 -《讓家照顧你的後半輩子》
空間調整可以提升長輩活動力、恢復行動力 -《讓家照顧你的後半輩子》
適用族群:行動不便、坐輪椅、使用助行器。(圖片來源/Freepik)
Uni-Books 原點出版
2025/08/25
瀏覽數 1,013
.jpg)
反之,如果沒有做適恰的輔助或改修,高齡者對每個動作都充滿恐懼,不敢獨自去上廁所、不敢出門、不想洗澡、從沙發起身要人攙扶等,久而久之就會放棄自我獨立的慾望。
那如何做關鍵又到位的整建呢?建議從行為→空間→動線→細部動作來做觀察與分析。
• 行為:在家中與空間有關的行為,主要是坐下站起、洗碗做菜、洗澡更衣、脫褲排泄、躺下起床、出門回家……等,試著拆解生活中的主要行為。
• 空間動線:接下來再與空間與動線整合,比如如廁的動線要經過的動線有兩種,一個是從客廳經過餐廳來到廁所、一個是從臥室經過走道來到廁所。
• 細部動作:接下來再分出細緻的動作,例如廁所有高一階,那從臥室行經走道到廁所時,除走道加裝扶手外,走道踩上廁所時,門框也可以考慮加裝一道直的扶手。廁所裡馬桶與洗手槽的位置,若有翻修也可依照使用者的身高及健側來做調整,可以減少照護程度。若無即時翻修需求,則透過扶手及拉門來減少障礙、增加安全性。
以下列出四個一般老化在規劃居家空間的四個通則。
▍一般老化需要預備做的居家空間調整
1. 依照個人體型安裝適合的扶手或輔助設計
雖然公部門對於無障礙設計有標準尺寸,但每個人的體型都不同、每個家的尺寸也不同。同樣是兩邊都有裝扶手的走道,對於一位只有145公分的駝背阿嬤而言,高68至70公分的扶手、反而比官方規定的75公分更好扶。
2. 打造環狀安全的主動線
如果空間允許,打造不碰壁、不需迴轉的循環動線對老後來說是最方便行走、也能充分運用空間。在主動線的路徑上不要有高低差、障礙物或視覺上產生混淆的材質。
3. 不做不必要的「固定」裝潢,保留彈性
除了空間中的基本格局外,盡量避免「固定」裝潢,在平時享有較大空間、等需要的時候再做區隔即可。例如,較寬敞的主臥不必先隔出看護室,而是僅預留空間,或僅安裝軌道拉門、軌道簾來區隔即可。
4. 打造照護自用均便利的浴廁
方便自用照護的浴廁,在前面已經有約略提過。主要就是進出無障礙、軌道門取代推拉門、馬桶單側預留扶持空間及適度的扶手配置等。在洗臉盆周圍設置扶手或予以強化、勿在臉盆下方設收納櫃,以防需要坐著使用時膝蓋卡住無法往前。
繼續閱讀:
1. 如何打造「銀髮族友善衛浴」?長照家庭須知 「馬桶便座」挑選要點(內有諮詢資訊)
更多《讓家照顧你的後半輩子》的文章:
• 空間規劃視覺提示,建立安全防護網 -《讓家照顧你的後半輩子》
• 地壁善用視覺暗示,協助行動穩定、吞嚥流暢 -《讓家照顧你的後半輩子》
《讓家照顧你的後半輩子》
作者/林黛羚
本文經啟示出版社同意後轉載,本書更多的精彩內容,請按此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