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齡閱讀

#癌症末期

共有 5 則相關文章

新聞政策
「安樂死」可能嗎?醫師: 「臨終鎮靜」讓末期病人選擇自然離開
安樂死的爭辯不只是個體的選擇與立場,而是圍繞在病人週圍的社會關聯體,國人從小到大都沒有被教育什麼是死亡?才是立法工作最大的障礙。在立法未完成之前,現行安寧療法中完整評估後的「臨終鎮靜」可以在最大合法程度下讓想要選擇安樂死的患者,在必要的情境下以彷彿「壽終正寢」般的自然死方式走向另一個世界。
好醫師新聞網
2017/11/05
心靈加油站
【王竹語專欄】「如果當初不要放棄急救,說不定救得起來?」這是世上最難的決定
悲痛是對親人死亡所做出的認知反應和情緒反應。它持續的時間和強度會有所不同,並會在不經意間消失或重現。五年來,每重現一次,她就更疑惑、更不確定一次:到底她當初做的決定是對是錯?
王竹語
2017/08/29
心靈加油站
安寧療護的起點:如實的面對死亡,展開生命告別-《充滿祝福的告別》
癌症末期病人,所剩時間非常短,在有限的時間內除了利用緩和醫療及安寧照護,降低病人的痛苦,最重要的是家人一旁的陪伴。病痛總是無情的帶走生命,但是家人的牽絆與愛會永遠留在心中,成為彼此不可取代的回憶。
康健雜誌
2017/08/22
心靈加油站
讓媽媽安心,這是我們最後能做的事-《充滿祝福的告別》
面對另一半比自己先一步離開,被留下的伴侶可能會因為情緒不穩,不斷重複一些瑣事。此時家人盡量先配合其需求,緩和被留下的人心裡的傷痛。因為這些看似瑣碎重複的事宜,其實正是能讓他們安心的關鍵。
康健雜誌
2017/08/22
心靈加油站
安寧照護:當「離開」的時刻,一天天的迫近-《充滿祝福的告別》
癌症末期病人,所剩時間非常短,在有限的時間內除了利用緩和醫療及安寧照護,降低病人的痛苦,最重要的是家人一旁的陪伴。病痛總是無情的帶走生命,但是家人的牽絆與愛會永遠留在心中,成為彼此不可取代的回憶。
康健雜誌
2017/08/22

訂閱電子報

必填

請輸入正確的電子信箱

送出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