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存活率近乎滿分! 標靶藥物為早期HER2陽性乳癌病人把關,遠離復發陰影

五年存活率近乎滿分! 標靶藥物為早期HER2陽性乳癌病人把關,遠離復發陰影

HER2陽性乳癌最令人擔心的就是復發與轉移,一旦復發便進入第四期,治療難度與死亡風險大幅提升。針對「三陽性乳癌」(HER2陽性、荷爾蒙受體陽性),包括預防出現腦轉移現在已有更好的治療策略。

癌症希望基金會

2025/09/17

瀏覽數 1,007


諮詢/台灣乳房醫學會 理事長 高雄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副院長 陳芳銘醫師


整理/癌症希望基金會

 

 

乳癌是台灣女性發生率最高的癌症,每年每十萬名女性中,就有86位新增病例,已逼近歐美國家水準。其中,HER2陽性乳癌由於惡性度高、容易轉移,常讓人聞之色變。不過,隨著乳癌篩檢意識提升與治療進步,若能早期發現、接受妥善治療,HER2陽性乳癌的五年存活率可達99%。即使屬於高風險的「三陽性乳癌」,透過標靶藥物治療,也能顯著降低復發與轉移風險。

 

高雄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副院長、台灣乳房醫學會理事長陳芳銘醫師指出,HER2陽性乳癌約佔所有乳癌的15%至25%。其特徵為癌細胞表面的HER2基因過度表現,導致腫瘤生長快速、轉移風險高,過去治療困難、預後不佳。但近年隨著HER2標靶藥物問世,已徹底改寫治療成效與存活率。

▍分期對應治療策略 早期仍是黃金治療期

 

 

 

 

HER2陽性乳癌若處於第一至第三期,皆屬於早期乳癌,可透過手術搭配藥物與放射線治療,獲得良好控制:

 

• 第一期:腫瘤小於2公分、無淋巴轉移。


• 第二期:腫瘤小於2公分合併1至3顆腋下淋巴轉移,或腫瘤大於5公分但無淋巴轉移。


• 第三期:腫瘤大於5公分合併淋巴轉移,或已有4顆以上淋巴結轉移。


• 第四期:已發生遠端轉移,治療以藥物為主,控制病情。

 

 

 

 

陳芳銘醫師強調:「如果第一期腫瘤小於1.5公分,且無淋巴轉移,可先手術後再加標靶治療,五年存活率高達99%。」但若腫瘤大於1.5公分、伴隨淋巴轉移、對第一線治療反應不佳,則被歸為「高風險族群」,治療策略需更加積極。

 


▍高風險族群需雙標靶治療 治療反應後再定策略

 

 

 

 

針對高危險群患者,通常採用化療合併雙標靶藥物治療。根據臨床統計,約有50%至60%的病人腫瘤會在治療後完全消失,接著再進行手術。若術後達到完全病理緩解,可持續使用雙標靶治療;如果仍有殘存癌細胞,則改用ADC抗體藥物複合體進一步清除,降低復發風險。

 


▍三陽性乳癌易腦轉移 加用TKI小分子藥物降風險


HER2陽性乳癌最令人擔心的就是復發與轉移,一旦復發便進入第四期,治療難度與死亡風險大幅提升。針對「三陽性乳癌」(HER2陽性、荷爾蒙受體陽性),包括預防出現腦轉移現在已有更好的治療策略。

 

 

 

 

「高風險三陽性乳癌的病人,在完成術後一年的輔助性治療後,可以再加上一年的TKI小分子標靶藥物,這類藥物可穿透血腦屏障,有效降低約40%的腦轉移風險。」陳芳銘醫師說,這是目前對抗HER2轉移的治療策略之一。

 


▍藥物副作用可控 治療中也能維持生活品質

 

雖然標靶藥物療效顯著,但也可能帶來副作用,醫師會依照不同藥物特性,及早預防與處理:

 

• HER2標靶藥物:可能有心臟毒性,需定期做心臟超音波追蹤。


• TKI小分子藥物:常見腹瀉,會搭配止瀉藥使用。


• ADC抗體藥物複合體:可能造成血球降低,需定期驗血追蹤。 


陳芳銘醫師指出,只要積極監控與配合治療,大多數副作用都可控制,病人仍能維持良好生活品質。

 

 

▍定期篩檢揪早期 五年存活率超過九成

 

 

 

 

乳癌能否控制關鍵仍在「早期發現」。根據健保署政策,40至74歲女性每兩年可接受一次免費乳房X光攝影篩檢,是揪出早期乳癌的關鍵手段。

 

「研究顯示,只要及早診斷並配合完整治療,乳癌死亡率可降低41%,五年存活率更能突破九成,」陳芳銘強調,即使是晚期乳癌,經由適當標靶治療,五年存活率也可達近四成。

 


▍別怕檢查,積極治療最關鍵


HER2陽性乳癌過去被視為高惡性、易復發的癌症,但在標靶與個人化治療時代,預後已大為改善。若能定期篩檢、及早診斷,配合雙標靶、小分子或ADC藥物等接力治療,可延長存活時間及遠離復發威脅。

 

 

 

 

原文經癌症希望基金會同意後轉載,原文請點此

 

 

繼續閱讀:

 

1. 晚期、轉移性乳癌治療對策,抗荷爾蒙治療與CDK46抑制劑口服標靶藥物解析(圖文懶人包)

 

2. 乳癌飲食怎麼吃?營養師揭「飲食指南」術後、化療、追蹤期一次看

癌症希望基金會

癌症希望基金會

癌友服務平台

成立於2002年,由專業醫護與社工團隊在台北、台中、高雄直接服務癌友及家屬,深入瞭解其需求,並連結全方位個人化的醫療、家庭、社會、情感支持網絡,促使必要之照護資源到位,並提升癌友珍惜自我與積極治療的自信與意願,爭取活下來、活得久、活得好的機會,成為癌友邁向康復之路的領航員。

分享

Related Articles
廣編企劃

{{ item.title }}

{{ item.desc }}

{{ item.author.title }}

{{ item.date }}

瀏覽數 {{ formatNumber(item.views) }}


{{ item.author.title }}

{{ item.author.subtitle }}

{{ item.author.desc }}

分享

Most Followed Articles
你可能會喜歡

Related Articles
廣編企劃

讀取中

訂閱電子報

必填

請輸入正確的電子信箱

送出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