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老照顧與死亡⋯⋯最終發現遺體的,是兩週拜訪一次的護理師-《不平等的屍體》
老老照顧與死亡⋯⋯最終發現遺體的,是兩週拜訪一次的護理師-《不平等的屍體》
因為其妻子患有失智症,雖然夫妻二人共同生活,但死者在死後被放置了一個星期以上。最終發現死者屍體的,是兩週拜訪一次的護理師。據說在一旁的妻子呆呆地看著電視。她無法理解自己的丈夫已經死去,所以和屍體一起繼續生活著。在她看來,丈夫可能一直在睡覺吧。
寶瓶文化
2024/02/26
瀏覽數 5,682

文/西尾元
▍嚴重腐敗的老人屍體
那年入秋後還很熱,只是從自家走到附近車站就汗如雨下。
乘坐阪神本線電車趕往兵庫醫科大學的途中,手機裡收到一封電郵,是警方負責人的解剖委託信件。一名在房間倒地身亡的老人由於死因不明,需要進行解剖。
正好當天下午沒有排程,於是我回信道:下午一點以後可以解剖。這時電車正好駛入了我的目的地武庫川站。
雖然時間還早,但是外面酷暑難耐。我一邊朝著大學走去(大概五分鐘路程),一邊猜想著,「可能又是一位死於中暑的老人。」
下午,老人的遺體被送到,我們像往常一樣向警方負責人詢問情況。
在解剖紀錄上,寫上被解剖者的姓名、出生日期、被發現死亡的時間日期與場所、可以確定的最後活著的時間,以及是否有同居者和既往病史等資訊。
每個地區負責解剖的法醫書寫資訊的格式各有不同,但是需要記錄的資訊基本上一致。不過,就以往經驗來講,我們法醫學教室會附加一些紀錄項目,比如「是否飲酒」、「是否去看過精神科」、「是否有失智症」、「是否獨居」、「是否接受生活保護」等,我們都會和警方負責人進行確認並記錄。
這名老人是七十多歲男性,沒有孩子,和妻子一起生活。他平時幾乎不喝酒,也沒有精神方面的既往病史。由於是炎熱的季節,所以還確認了室內是否有空調。據回報,客廳和寢室都安裝了空調。
來到遺體前,其腐敗程度已相當嚴重,以此判斷,死後差不多已過了一週。不過,由於遺體上沒有明顯的外傷,我認為必須考慮死因是中暑的可能性。畢竟老年人相對節約,就算房間裡有空調,或許也不太使用。
開始解剖後,發現內臟器官嚴重腐敗。臟器已經軟化,胰臟等有一部分溶化,但是肺和心臟等並沒有出現明顯的變化。
「死後已經過了很久,所以腐敗嚴重⋯⋯可能很難推斷最終死因。」
正當我絞盡腦汁,和我一起解剖的醫師開口說道:「老師,頭蓋骨打開了。」
頭蓋骨中的腦已經溶化成黏稠狀,完全沒有了原來的形狀。但是,在那堆灰色的黏稠狀腦組織中,有一大塊很明顯的紅色血塊。是血腫,也就是出血留下的痕跡。死者是因為腦出血倒地,在自己家中斷氣身亡的。
▍老老照顧與死亡
那麼,為什麼這位男性和妻子同居,卻直至屍體嚴重腐敗,都沒人將他送往醫院呢?
這個疑問也馬上迎刃而解了。其實解剖開始前,警方就告訴我們死者有「精神病患者家屬史」。「精神病患者家屬史」用以記錄家人中,是否有患有精神疾病的成員。與死者同住的妻子七十歲後便患上了失智症(失智症屬「精神科」疾病)。
正因為其妻子患有失智症,雖然夫妻二人共同生活,但死者在死後被放置了一個星期以上。最終發現死者屍體的,是兩週拜訪一次的護理師。繼上次八月中旬拜訪後,月底護理師再次登門拜訪時,發現該男子早已身亡。
據說在一旁的妻子呆呆地看著電視。她無法理解自己的丈夫已經死去,所以和屍體一起繼續生活著。在她看來,丈夫可能一直在睡覺吧。
近幾年,新聞裡多次就「老老照顧」的話題進行了報導。在本書的讀者中,一定有人正在照顧自己的老伴或者父母吧。
繼續閱讀:
1. 臺灣的「老老照顧」失智症不斷增加 照顧資源供不應求
2. 伴隨長壽而來的另一個問題:老老照護失智症
更多《不平等的屍體:解剖台上,資深法醫的社會階級觀察》的文章:
《不平等的屍體:解剖台上,資深法醫的社會階級觀察》
作者/西尾元
本文經寶瓶文化同意後轉載,本書更多的精彩內容,請按此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