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齡閱讀

樂活養生
紀政半年瘦20公斤、尿失禁也改善...就靠這1件事
世界衛生組織發表的〈飲食、身體活動與健康全球戰略〉指出,18歲以上的成年人及老年人,每周至少要有150分鐘以上的中等強度有氧活動,每次持續10分鐘以上;對於忙碌或沒有運動習慣的人而言,不失為入門準則。
早安健康
2018/06/11

樂活養生
走路姿勢錯了,反而致病!正確走路姿勢注意3重點
走路雖然不是激烈運動,但是腳在著地的瞬間,還是需要承受體重1.5 倍的衝擊,而腳掌是承受衝擊並加以緩和的關鍵部位,其中最穩固的就是由大塊骨骼組成的腳跟,因此在走路的時候以腳跟著地較為安全。
早安健康
2018/06/11

樂活養生
醫師眼中「長壽運動排行榜」跑步竟只列第4名
俗話說「要活就要動」,運動不僅能維持身材,對健康長壽也有莫大助益。
元氣網
2018/04/21

病症知識
不想得肝癌 先拒絕脂肪肝
隨著生活水準提高,飲食日漸西化的影響,國人脂肪肝的比例有增加的趨勢,目前約3~4人中即有一人有脂肪肝,比例之高,足見其重要性。脂肪肝一般分為兩大類──「酒精性脂肪肝」與「非酒精性脂肪肝」,前述是過量飲酒引起之脂肪肝,後者則總稱為非酒精性之脂肪肝。
好醫師新聞網
2018/02/27

樂活養生
握拳伸直15秒就能修復血管!5種伸展讓血管軟Q
身體柔軟度不佳,也就是肌肉伸縮較為困難,與肌肉相關的血管伸展連帶受到影響,另一方面,血管壁中的膠原蛋白,與糖結合產生的糖化現象會因此加速動脈硬化的速度,所以身體越僵硬的人高血壓、腦中風或心肌梗塞的機率也越高。
早安健康
2018/02/06

樂活養生
簡文仁教你6招伸展運動,身體軟Q就不易生病!
身體柔軟就像是一種「載具」的概念,做各種運動比較方便、不易受傷。同時身體柔軟的人往往也就代表常運動, 不但關節靈活,肌力本質上就不錯,可以說是很多因素彼此互相配合, 朝向身體健康的方向發展。
早安健康
2018/02/06

樂活養生
新光醫院院長侯勝茂:北歐式健走 消耗熱量更大
要擁有健康的身體,侯勝茂引用衛生署前署長、監察院長張博雅所言,「健康是你的權利,保健是你的義務」,鼓勵民眾「規律生活、照常飲食、外出走走」。
元氣網
2018/01/23

樂活養生
運動流汗可預防失智 專家:建議多做有氧運動
運動應該越早越好,不能等到退休後,才開始運動,甄瑞興指出,如果等到五六十歲才運動,則效果有限,較難預防老年失智症。先請專家評估每位長者的生理學和認知功能,設計個人的「運動處方」,根據長者改善狀況,再設計不同的課程。
元氣網
2017/12/19

樂活養生
久坐太傷心,1小時竟增14%風險!每天15分鐘護心救命
現代人老是久坐久站,以至於爬個樓梯就氣喘吁吁,誤以為身體不堪負荷而繼續逃避運動;對於有心臟病史的人來說,想到運動會讓心跳加速、流汗脫水,變相增加心臟負擔,該不該運動更成了棘手的問題。如果平時沒有運動習慣,也可以從每天走路15分鐘開始嘗試。
早安健康
2017/12/10

心靈加油站
【王竹語專欄】好不容易要退休了...聽說,退休容易得失智?
退休前,最好從25歲開始,最晚必須從中年,建立自己的健康銀行,並努力、持續儲存。存得越多,越老越安全。
除了運動習慣要養成,飲食習慣要改變,作息時段要調整,負面思考要轉換。
不能征服死亡,但可掌控生命,退休不失智,越老越精彩,肯定的!
王竹語
2017/07/25

樂活養生
夏日炎炎老人家沒胃口?醫:多運動有助於促進食慾
提醒照護者或家人們,應該要特別留意銀髮族的飲食狀況,如果有食慾不振的問題,建議應少量多餐,或是陪伴銀髮族養成每日規律運動的習慣,才能遠離疾病!
養生小金孫
2017/0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