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向家人「套話」的藝術(上篇)-《人生最重要的整理,離世清單》
2752 人瀏覽 -
-
2022/09/11
作者 方言文化 -
-
文/ 艾比.施奈德曼, 亞當.賽佛, 吉恩.紐曼
截至目前為止,本書都是在教你如何蒐集、整理自己的資訊,並在離世後留給他人接手。現在,我們要換個角度,請你改當遺產接手者,正準備從他人口中打聽所有身後事的資訊。而這個他人,指的是對私事三緘其口的家人。一般來說,在與心愛之人討論這類話題時,往往會伴隨咆哮、摔東西、砸家具的聲音,以及憤怒的甩門聲(嗯,通常啦)。
家人間的談話很難不帶點情緒化,有時甚至是猜忌,地雷話題更是多到數不清。富國銀行集團(WellsFargo)的研究指出,挑戰係數最高的禁忌話題是個人財務狀況,緊追其後的是死亡、政治與宗教。有鑑於此,建議大家直接從最棘手的話題切入。
比起討論死亡,人們其實更不樂於談到與錢有關的話題,富國銀行集團發現,儘管眾人避談財務,這卻是一顆無時無刻不壓在心頭上的巨石。你可能以為和家人聊聊能減輕重擔,但對於這類話題,一般人都會選擇顧左右而言他。以下就來模擬一下這類尷尬的對話。
兒子:老爸,你有買壽險嗎?
爸爸:幹嘛這樣問?你想謀財害命嗎?(很刻意地大笑兩聲)
兒子:(尷尬地笑)沒啦,我只是好奇……。
爸爸:這你不用操心……好了,把鹽罐遞給我吧,乖兒子。
在此提供一點建議,可讓家人在討嚴肅話題時,不至於變得像是在演灑狗血的宅鬥劇。首先,我們要教你一些套話的策略,目的是要以不碰觸對方敏感神經的方式提出話題。例如,以下是你想得知的資訊:
●對方大致的財務狀況。
●對方是否有立遺囑與授權書?
●對方把重要文件放在哪裡?
●對方是否有購買壽險保單,保單是否還有效?
●若對方遭遇緊急醫療事故,你該如處理?
●對方希望喪禮怎麼操辦?
或許你家比較開明,可以把這些問題攤開來談。如果是這樣,請跳過這幾頁的內容,好好享受家庭時光。但大多數家庭沒有這麼開放,因此必須採用不同的策略來打探情報,同時避免談話氣氛逐漸毋通。
▍把錢當成普通話題
你是否有在商店收到的找零數字不對,卻摸摸鼻子走人的經驗?原因可能是結帳隊伍太長、店員的臉色不太友善,或是你根本不在意那幾毛錢。當然也有可能,你絲毫不在乎收銀員與其他顧客的眼光,堅持要拿回應得的錢。
大多數人都認為財務狀況是敏感話題,因此和家人談錢的時候,結局走向大抵離不開被無視或吵起來。雅虎財經頻道指出,最好的談錢之道,就是把錢當成普通的話題來聊。
▍談用錢比聊死亡還難
關於談錢,富國銀行集團還發現一件事,那就是「參與調查的成人中,有七成是從父母身上學到儲蓄的重要性。但美國僅三成六的父母會定期與子女討論到儲蓄話題;剩餘的六成四則坦言,他們和子女討論儲蓄的頻率低於每週一次,或是從不提及儲蓄」。
現在,讓我們把重心轉回問題與解決方案上:你要如何自在地與家人談錢?如果你的對話開場白是「我要跟你談一下」,就會不自覺讓對方緊張起來(其實你自己也是吧)。每次聊到錢,總不免令人懷疑你別有用心,如果你們家之前談錢的時機,都是在重大事件發生後或某人缺錢時,那就更是如此。如果你能在對話間,以不設限的方式提到錢(也就是與你們聊的其他話題巧妙結合),尷尬程度便能下降許多。
你當然不用特地拿出銀行存簿或給出確切存款金額,只需要定期和家人分享理財訣竅與經驗即可,如此一來,錢就不再是禁忌話題。如果你們家的聊錢初體驗是討論鉅額遺產分配(一個直接打大BOSS的節奏),那就不太妙了。我們建議從小錢開始,例如儲蓄、投資、每月預算表、家人或顧問傳授給你的理財經驗談等,等大家都習慣聊錢後,再進階到較為嚴肅的話題。
(圖片來源:photo ac)
▍所謂代溝是這樣的
一個花了一輩子積攢財富的人,與20歲出頭的社會新鮮人,兩人看待事物的角度絕對天差地遠。你和大(或小)你20歲,甚至40歲的人,絕對不可能在錢這件事上達成共識(喜歡的音樂也是如此)。即便如此,我們也要盡量理解他們的觀點。
在理想的狀況下,等談錢的時機到來,為此,你心中必須有個明確的對話目標。如果你是家中的長者,那麼你可以決定對話的氛圍,讓眾人提出心中疑惑。假設你今年剛滿15歲的孫子/女不知貸款為何物,你便要耐心向他們解釋;就算提問者是個年屆35歲,仍不知貸款為何物的成年人,你也要耐心回答。換句話說,就算你和家人之間真的有所謂的代溝,你也該盡一切努力去跨越。
最後,除非你真的不願意講,否則請你開誠布公,不要隱瞞實際金額。例如,若你在遺囑中決定將所有資產平分給已成年子女,那就如實回答。將金錢話題常態化的目的,就在於我們沒打算給家人太多驚喜;不必刻意營造懸疑氣氛,這樣做只會讓家人們在你離世之後忙成一團(或打成一團)。
▍實戰做法:從所愛之人口中打探情報
坊間有種流傳已久的訪談技巧,可讓人在不自覺的情況下透露各種訊息,那就是把疑問語氣轉換為肯定語氣。舉例來說,若你想知道某人對體罰孩子的看法,用問句來試探對方,只會換來不冷不熱,有講等於沒講的答覆。但如果你換個說法,用「我覺得體罰是全世界最爛的育兒方式」來挑戰對方,對方就非回答不可了。然後你就可以從他們的回答中得到你想要的訊息,也可以知道對方適不適合擔任你未成年子女的監護人。
Everplans在面試過數百人後得出一個結論,那就是所有的人都喜歡接受訪談,不論他們嘴上說自己多討厭發表意見,但其實所有人都喜歡那種被肯定及被聆聽的感覺。接受訪談的人有機會暢談自己的一切、向其他人展示自己的成功、提醒對方不要犯自己犯過的錯,並分享自己的人生觀與體悟,是多麼開心的事!名人與運動員接受訪談是家常便飯,但你的親友何曾有機會接受這樣的禮遇?
如果你想知道你的父母為自己的身後事準備了哪些文件,你只要把舞臺布置好、洗耳恭聽便是。但有件事你必須謹記在心,這次談話無關金額,也不是要打聽壽險保單的理賠金有多少,更不是要得知家人可分到多少遺產,或是取得完整資產清單。你的目的是要打聽他們是否有準備相關文件、存放位置,以及其他相關計畫的進度。
繼續閱讀:
1. 解讀壽險發展趨勢
2. 為媽媽過世,壽險保單竟被課贈與稅?連保險業務員都忽略的小細節...一定要看!
更多《人生最重要的整理,離世清單》的文章:
《人生最重要的整理,離世清單:三階段守護你的財富,留給家人永恆的遺愛,而不是遺憾或遺恨》
作者/ 艾比.施奈德曼, 亞當.賽佛, 吉恩.紐曼
本文經方言文化出版社同意後轉載,本書更多的精彩內容,請按此了解
家人間的談話很難不帶點情緒化,有時甚至是猜忌,地雷話題更是多到數不清。 -
-
-
- ● 關於作者>>
- +看更多作者
-
-
- 出版媒體 方言文化
- 一本書其實背後有八卦,以及無法在紙本上細說的故事。Babel inside,就是要把這一切給抖出來!
方言粉專:https://www.facebook.com/babelinside/
-
更多福利補助、長照資訊,每日傳遞給您
快來加入愛長照L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