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慢性阻塞性肺病認識與日常照護

    39424 人瀏覽
    慢性阻塞性肺病雖是不能根治,且會逐漸惡化的疾病,但若您有持續咳嗽或是呼吸困難等症狀,建議盡早就醫診斷,並與醫療人員溝通配合治療,並去除或遠離危險因子,不僅能有效控制肺部的慢性阻塞的狀況,也能增進健康的生活品質。
    文/趙光鹽
     
    慢性阻塞性肺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是一種呼吸道狹窄造成吸氣時受阻、呼吸功能缺損的疾病。

    此疾病無法透過藥物治療而康復或根治,而且還有漸進性惡化的特質,是全世界慢性疾病及死亡之主要原因之一,世界衛生組織甚至推估,到了2020年,慢性阻塞性肺病將晉升為全球第三大死因。

    (圖片來源:illust AC)
     
    ✦ 慢性阻塞性肺病常見的症狀:


    1. 長期咳嗽:此為最早出現的症狀,剛開始是漸進式的咳嗽,慢慢變成常態咳嗽,因初期的咳嗽症狀並不嚴重,所以患者常會誤以為是感冒症狀,而未就醫檢查。

    2. 呼吸困難:患者常會覺得吸不到空氣,或是感到胸悶,甚至較為嚴重的患者,在爬樓梯時也會覺得呼吸喘息不適,或是洗澡時呼吸到大量的水蒸氣,也會感到呼吸困難。

    3. 呼吸急促:隨著病程加重,患者因感到呼吸困難,故需要費力呼吸,或是增加呼吸次數,因此患者也常出現呼吸急促的狀況。
     
    4. 其他因呼吸困難引起的症狀:如倦怠、食慾不振、體重減輕、虛弱無力等。
     
    吸菸有害身體健康 (圖片來源:pixabay)
     
    ✦ 引起慢性阻塞性肺病的危險原因:

    吸菸是造成慢性阻塞性肺病最常見的危險因子。除了吸菸外,長期接觸二手菸的人也容易引發此疾病。
     
    其他像是長期接觸粉塵、化學物質與有害煙霧、燃燒木材、動物糞便等,也容易威脅肺部健康,引發慢性阻塞性肺病。

     

    ✦ 慢性阻塞性肺病診斷:

    胸部X光片及肺量計(Spirometry),是檢查是否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病的方法。受檢者吸入性支氣管擴張劑後,一秒鐘用力呼氣量與用力呼氣量比值(FEV1/FVC)<0.7者可確立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病,此項檢查還可評估COPD的嚴重程度。
     

    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須把握以下的重點:

    遠離危險因子:

    大多數慢性阻塞性肺病是由抽菸所引起的,患者需盡快戒菸,避免肺功能持續惡化!


    {{GoogleAdVar1}}

    調節呼吸:

    1.  
    呼吸運動:透過運動,可增加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的活動耐力。建議可以從事像是散步,或是舉手運動等動作。

    主要是透過運動來幫助改善呼吸狀況,故上肢運動要比下肢運動要來的加強,建議每周做三到五次,每次30分鐘為宜。

    但運動時要注意,由運動量最低的開始,慢慢往上加,時間與次數也是。若有使用氧氣的患者,在運動時要遵照醫師指定,將氧氣量調整到最適合的流量。

    運動過程中,若有頭暈、氣喘、心跳加速、嘴唇發黑等現象,要立刻停止運動。


    2.  呼吸訓練:患者可練習腹式呼吸與噘嘴呼吸,以幫助患者減少呼吸頻率,並增加潮氣容積。

    建議每天至少進行三次,一次至少十分鐘,必須練到運用自如,才能在呼吸急促時控制住自己的呼吸,以避免過於急促。

    【腹式呼吸】


    【噘嘴呼吸】吐氣時間為呼氣時間的兩倍

    (圖片來源:華文戒菸網)

    3.  避免感染:當感冒盛行時避免到人多的地方去,也盡量避免與感冒的人接觸,減少受到傳染的可能性。

    4.  飲食方面須留意:
    • 低碳水化合物(低醣)、高脂:避免血中的二氧化碳過高。
    • 高纖維:避免便秘。
    • 以及避免食用產氣食物:減少腹脹。
     
    慢性阻塞性肺病雖是不能根治,且會逐漸惡化的疾病,但若您有持續咳嗽或是呼吸困難等症狀,建議盡早就醫診斷,並與醫療人員溝通配合治療,並去除或遠離危險因子,不僅能有效控制肺部的慢性阻塞的狀況,也能增進健康的生活品質。

     

     

    愛長照提醒您,每個人的身體狀況都不一樣,若有任何疑問或不舒服,請記得向醫師諮詢、問診,以及遵守醫囑喔!


     
    參考資料:
    成大醫院
    郵政醫院
    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醫院



     





  • 更多福利補助、長照資訊,每日傳遞給您
    快來加入愛長照Line↓


        


愛長照謝謝您長期的支持,如果您對內容有任何疑問,或想提供更多
 新的長照資訊給我們,歡迎聯絡我們:service@ilong-termcare.com
  • 愛長照定位:解決照顧者疑惑的社群、整合長照專業者的論壇、關心長期照顧者的媒體
  • 愛長照宗旨:希望,互助,愛心,陪伴
    • 愛長照訂閱電子報
    • 追蹤愛長照
© 2016 i Long-term care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