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長照存摺保幸福─為什麼要買長照險?-《怎樣買長照險PLUS》
一本長照存摺保幸福─為什麼要買長照險?-《怎樣買長照險PLUS》
民眾在接觸這些保險商品資訊時,最常發生的疑問是:「長照險、類長照險(殘扶險、特傷險) 到底那一個比較好?」、「殘扶險是否真的保障範圍最廣,保費CP值最優呢?」、「會不會以後理賠時很麻煩、看得到領不到呢?」。其他疑問還有「買了醫療險還需要長照險嗎?」、「需要體檢嗎?」、「已經有些疾病了,還能買嗎?」等等。
Goodins 好險在這裡
2017/06/12
瀏覽數 30,201

好幾年前,丁祖汲先生雙手抱著老媽媽,坐在醫院候診室的照片,引起網路瘋狂性地流傳,有人因此封他為第25孝「花巾揹母」。

(圖片來源:網路)
像丁先生這樣為了母親,盛年之際從公務員請退,專職陪伴、照顧老媽媽,以往年代可說是人倫之常,為人子女理所當然,曾幾何時,竟成為罕見孝行?
隨著人口老化加劇,到104年已經有48 萬名失能長輩,到民國120年失能老人將會來到95萬人。因此這幾年從一般民眾到名人政要,越來越多家庭走進長照的生活日常中。
像前行政院長江宜樺的父親、名精神科醫師江漢光的雙親、名律師陳長文母親、名導演李烈的外婆、葉天倫的外婆、廣播人林書煒的媽媽,李季準自己。演藝圈中像「從從」唐從聖的雙親,郎祖筠、譚艾珍們的爸爸,Ella的祖母、侯怡君的爸爸媽媽。
名作家褚士瑩的外婆、兩性專家吳娟瑜的母親,還有名新聞主播李艷秋、知名牧師寇紹恩的媽媽,知名失智症醫師周希誠的爸爸、台中知名齒科醫師陳瑞山的媽媽等等,都得了失智症。甚至民進黨主席蔡英文的母親、立委江綺雯的公公也疑似輕微失智。
但因為種種原因,卻不斷從報章媒體傳出長期照顧不濟的人倫悲劇。如果人人都能像丁祖汲先生一樣富有孝心,又有公務員月退俸可做生活經濟依靠,也許悲劇不會再有。
問題何在?經過調查,長期照顧家庭最大的壓力,超過四成有經濟上困難,超過三成憂慮職業、社交受限,甚至已成立家庭的人,面對照顧長輩一事,有雙重的壓力。

(圖片來源:pixta)
政府為能給長照家庭幫上點忙,繼長照十年計劃後推出改良版的長照十年2.0,希望幫助超過70 萬的長照家庭。許多人以為政府長照可以帶來許多幫助,實際上,政府預算有限,優先對經濟弱勢者提供較多實質補助,還不夠窮困的家庭,政府提供的幫忙非常有限。
例如,最需要的在家照顧服務,輕度失能可以每個月得到25小時的居家照顧服務,算一算一天還不到1小時;中度失能每個月50小時;重度失能每個月90小時。在補助的時數中,自負額30%,超過補助時數的照顧需求,必需自費。至於希望住進長照機構,則是完全自費。
政府長照服務之外,大部份的照顧需求,需要家庭自行張羅,不管是辭職回家照顧,還是聘僱外籍看護、台籍居家照服員,安排住進長照機構,最終都跟金錢安排有關。
辭職後每個月收入損失因人而異,將來返回職場容不容易,最教人掙扎不已。聘請外籍看護一年少不了3、40萬,居家照服員以鐘點計算,每日照顧八小時,1,600到2,000元不等。
生活能稍微自理的家人,或許可就近安排日間照顧中心,晚上接回家自己照顧,費用最省,但也要15,000到20,000之間。這些還不包括如床、沐浴、吃飯、行動等照顧輔具,住家無障礙設施改善,每月衛生護理材料等支出。長照機構的費用也極為可觀,每個月最基本開銷3~4萬,更好的照顧品質,4~6萬不等。

(圖片來源:peakpx)
為了解決長期照顧上的經濟風險,政府鼓勵保險公司推動相關保險設計,並宣導民眾及早透過保險機制備妥財務需求。
目前,可購買的保險類型有長期照顧保險、特定傷病照護保險、殘廢照護保險,各有功能、保障特性和優缺點。
民眾在接觸這些保險商品資訊時,最常發生的疑問是:「長照險、類長照險(殘扶險、特傷險) 到底那一個比較好?」、「殘扶險是否真的保障範圍最廣,保費CP值最優呢?」、「會不會以後理賠時很麻煩、看得到領不到呢?」。其他疑問還有「買了醫療險還需要長照險嗎?」、「需要體檢嗎?」、「已經有些疾病了,還能買嗎?」等等。

(圖片來源:pixabay)
人都會老,「老」本身就是一個身心功能漸漸走向衰退的過程,最後壽終正寢。在老和死亡中間有一段路,多數人或坐著、或躺著,生活仰仗他人打理、看顧、甚至是周密的醫療照護。這一段路有人很短,有人很長,平均是7.3年。
美國政府衛生與人群服務下的老化專責部門指出,70% 的人到65 歲以後渴望生活中能獲得長照服務,因為人們總是在發生事情後才理解到,原來長期照顧是多麼重要!現在世界各地已開發國家政府都在想盡辦法推動長期照顧保險制度,鄰近國家如日本、韓國。開辦後更鼓勵民眾自行投保商業保險,因為政府辦的保險給付,離個人需要的水準還有一段距離。
台灣未來有無可能跟進日韓開辦長照保險,實在很難預料。縱使開辦,以開辦國家經驗,仍然需要民眾從積蓄或商業保險給付中補貼。
想想看,如果有一本存摺,從現在起,一個月存一點,遇到事情時不用賣房子,不用家人去張羅籌措,不用伸手找慈善團體援助,不用排隊申請等補助批准。這一本存摺定期可以領到一筆錢,它不像銀行存摺,存多少才領多少,而是說好可以領多少、領多久,往往領出來的錢比存進去的錢多很多。這一本存摺還講好,開始領錢後,就不用再存錢,這本存摺所屬的公司幫你把錢存進去。
能有一本長照存摺在手,對未來更有安全,對老後幸福、尊嚴更加有把握。

(圖片來源:pixta)

推薦閱讀:
1. 老後保障,為何首選長期照顧保險?3大重點為你解惑
2. 六十歲起,檢視是否有三種安全網絡:保險、社區、人際
3. 長照有多燒錢?到底多少錢才夠用?-《台灣長照資源地圖》

《怎樣買長照險PLUS:一本長照存摺保幸福指南》作者/李柏泉
本文經好險報報同意後轉載,更多本書的精彩內容,請按此了解更多
—
分享
文字
100%
120%
140%
Related Articles
延伸閱讀
Related Articles
廣編企劃
讀取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