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希望基金會

癌症希望基金會

癌友服務平台

成立於2002年,由專業醫護與社工團隊在台北、台中、高雄直接服務癌友及家屬,深入瞭解其需求,並連結全方位個人化的醫療、家庭、社會、情感支持網絡,促使必要之照護資源到位,並提升癌友珍惜自我與積極治療的自信與意願,爭取活下來、活得久、活得好的機會,成為癌友邁向康復之路的領航員。

病症知識
破解基因型態 精準打擊卵巢癌
初診斷卵巢癌的病患手術後,根據最新治療指引,建議應考慮做基因檢測,如果是屬於HRD族群的病患,化療完成後可以使用 PARP 抑制劑繼續進行維持性治療2-3年,沒有基因突變的族群則可以考慮化療後使用其他方式作維持性藥物治療。
2023/05/24
病症知識
大腸直腸癌70%長在左側 左右治療策略大不同
大腸直腸癌是台灣十大癌症中發生率的第一名,你知道大腸直腸癌比較容易發生在左側還是右側嗎?答案是:約有70%長在左側。雖然都是大腸直腸癌,左右側的治療方法大不同,以沒有突變RAS基因,也就是野生型的晚期大腸直腸癌來說,左側使用抗EGFR標靶藥物療效顯著;右側則直接使用抗血管新生的標靶藥物。採取最佳治療策略,有更大的勝算。
2023/03/12
病症知識
終於盼到標靶生物相似藥 乳癌病人減輕經濟負擔
乳癌是國內婦女發生率第1位的癌症,每年新增約1萬4千多名病人,其中每4人約有1人是HER2陽性。HER2的標靶藥物療效佳,但是費用十分昂貴,很多病人花光積蓄還是無法支付龐大的醫藥費。目前已有和原廠標靶藥療效相同的「生物相似藥」,費用約少了二至三成,可以減輕病人經濟壓力。
2023/03/11
病症知識
精準打擊大腸直腸癌 關鍵基因不可不知
台灣每4分19秒就有1人罹患癌症,大腸直腸癌是發生率第1名的癌症,一年約有1萬7千人罹患大腸直腸癌。目前轉移性大腸直腸癌的治療效果非常好,透過基因檢測找到致病基因,精準使用抗癌武器,甚至連原本無法開刀病人還有痊癒的機會,病人千萬不要失去信心。
2023/03/10
病症知識
對戰膀胱癌,治療新戰術報給你知
尿路可分為上尿路和下尿路,國外的尿路上皮癌,九成是發生在下尿路的膀胱,上尿路的腎盂和輸尿管的發生率很低。
2022/08/10
病症知識
罕見肺癌MET基因突變 掌握黃金治療關鍵
楊宗穎主任說,MET基因突變的病人平均年齡約70歲,以女性稍多,由於它具侵犯性、病程進展相當快,化療效果不佳,甚至對免疫治療藥物也沒有很好的療效。
2022/08/09
病症知識
三陰性乳癌治療新選擇:免疫治療
三陰性乳癌是指雌激素受體(ER)、黃體素受體(PR)及人類表皮生長因子受體(HER2),這三個重要指標都是陰性。乳癌中約有15%的病人是三陰性乳癌。
2022/08/08
病症知識
基因檢測新利器,對症下藥抗罕見肺癌
台北榮總胸腔部 陳育民部長指出,肺腺癌已找到一些特定基因突變,約65%的患者有驅動基因突變。
2022/07/03
病症知識
迎戰晚期頭頸癌 免疫治療新助力
頭頸癌是頭頸部的構造出現的癌病變,根據癌症登記報告,發生率以口腔癌、約佔65%最多,其次是口咽癌約佔20%,再來是下咽癌約佔15%以及喉癌 。
2022/07/03
病症知識
治療拖不得!「瀰漫性大B細胞」淋巴癌惡性度高!
淋巴癌常見的六大症狀有燒、腫、癢、汗、咳、瘦。
2022/07/03
樂活養生
端午習俗話中醫
較推薦綠豆薏仁湯,綠豆的消暑利尿加上薏仁清熱健脾滲濕更合時節。
2022/06/01
社會資源
部分負擔將於五月調整 癌症病人會受影響嗎?
目前調整的方向對領有重大傷病卡的癌症病人影響不大,原本疾病在追蹤時所做的檢驗檢查、長期服用的藥品皆仍不需支付部分負擔。
2022/05/20
7 8 9

訂閱電子報

必填

請輸入正確的電子信箱

送出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