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希望基金會

病症知識
透過基因檢測 清晰描繪晚期攝護腺癌治療方向
基因檢測可以幫助醫師在制定治療計畫時,對藥物使用有更全面的規劃與判斷。目前基因檢測雖僅給付在先前接受過抗荷爾蒙藥物治療後惡化之轉移性攝護腺癌病人,但若經濟能力許可,也可考慮提早檢測。
2025/06/19

病症知識
早期HER2乳癌治療再升級! 新型標靶藥物、提升生活品質
在標靶藥物問世前,HER2陽性乳癌只能化療,癌友面臨高復發風險。然而,隨著標靶藥物的發展,治療效果已大幅改善,加上健保開放給付,早期HER2陽性乳癌復發機會已經大幅降低達到治癒目標。
2025/06/11

病症知識
中樞神經系統B細胞淋巴癌治療成果亮眼, 標靶藥物穿越血腦屏障不是夢!
腦瘤多需透過手術切除,而原發性中樞神經系統B細胞淋巴癌,對化學治療和標靶藥物治療的反應極佳,不一定要動手術將腫瘤切除。
2025/06/03

病症知識
膽道癌找出關鍵基因變異 就有機會精準用藥、延長生命
膽道癌是「隱藏版癌王」,許多病人在診斷時即為無法開刀的情況,面臨最大的困境是,第一線治療藥物只能選擇化療合併免疫療法,但腫瘤可明顯縮小的比率只占25-40%,5年平均存活率小於5%。在次世代基因定序(NGS)問市後,透過基因檢測將有機會找到相對應的標靶藥物,為膽道癌治療找到新曙光。
2025/05/28
.png)
病症知識
標靶治療為HER2陽性早期乳癌帶來新契機! 積極治療,有機會與復發說再見
乳癌長期高居女性癌症之首,是威脅女性健康的殺手。不過早期乳癌是可以治癒的,即使是惡名昭彰、有如洪水猛獸的HER2陽性乳癌,已有標靶藥物、ADC抗體藥物複合體可以對付,高復發風險的病人也可以使用新一代口服小分子標靶藥物,降低腦轉移的機率。醫師鼓勵,早期乳癌病人應不計一切代價接受治療,可以陪伴家人迎向美好人生。
2025/05/27
.png)
長期照護
《罹癌後對生命的影響》運動是良藥: 治療中一帖無副作用的癌症處方
2025/05/26
.png)
病症知識
掌握初確診治療關鍵 晚期肺癌也能活得久、活得好
一名七十歲晚期肺腺癌病友,在使用針對其基因突變相對應的標靶藥物治療後,存活時間已超過五年,由此可見只要在初確診時謹慎選擇最適合自己的治療藥物,即便是晚期肺癌也已不再是絕症。國內約有六成的肺腺癌病友帶有EGFR基因突變,若採用第二代標靶藥物接續第三代藥物治療,甚至可以實現「活得久,活得好」。
2025/04/30
.png)
病症知識
疼痛可以被控制,癌友的生活品質,我們一起找回來!
癌症治療是一場漫長的戰役,期間伴隨的癌症疼痛,更是對身心的雙重折磨。根據調查,台灣約有六至七成的癌症病人面臨疼痛問題,甚至有人因為疼痛吃不下、睡不著,最終放棄治療。馬偕醫院名譽顧問醫師賴允亮指出,如今止痛的武器越來越多,只要正確用藥或使用適當的方法,有九成以上的癌痛都能得到有效緩解。他強調,每個病人一定能找到適合自己的藥物,「每個人都有不痛的權利,有痛就要說出口,千萬不要害怕治療。」
2025/04/29
.jpg)
心靈加油站
《癌友專訪》不讓癌症奪走日常,文華以運動走出人生新頁
老朋友、親戚,和所習慣的一切都在嘉義老家那邊,為了治療癌症不得已來到台中,必須重新適應新的生活圈或許已經是最大的改變,但是至少生活步調要盡量要維持像過去那樣。那麼,恢復像過去一樣的體能,就是眼下最重要的事。
2025/04/22

病症知識
醫者無疆,輪轉從未停歇! 為淋巴水腫與癌友重生,毅然再戰520公里!
每一次的踏板踩動,都是對抗病痛的勇氣,每一段騎行的路程,都是陪伴癌友與淋巴水腫患者前行的象徵。我們騎乘的不只是單車,更是希望、力量與支持。
2025/03/26

病症知識
膀胱癌最新療法:晚期轉移亦能戰勝高死亡率
膀胱癌雖不在國內十大癌症的排行榜上,但卻在泌尿系統癌症中占了七成,且有逐年上升趨勢。晚期膀胱癌五年存活率僅5%〜15%,常使人感到絕望。然而隨著醫療進步,晚期轉移的病人除了可接受化療外,還有標靶藥物、免疫療法及最新的抗體藥物複合體藥物(ADC)治療,病人不要放棄希望。
2025/03/14

病症知識
早期肺癌治療新方向:輔助治療助力逆轉復發
根據研究發現,治療早期肺癌的新策略是在手術前、手術後積極進行輔助治療,可以顯著降低復發率。
2025/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