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長照編輯團隊

愛長照編輯團隊
照護小秘書

新聞政策
長者防跌的守護妙招 防跌「5」撇步與「長者量六力」併用
長者防跌是重要課題,國健署推廣「長者量六力」,以評估長者「認知、行動、營養、視力、聽力及憂鬱」六大功能指標,及早發現長者功能衰退的徵兆,並提醒民眾平時掌握5撇步,就能減少跌倒事件發生。(圖/國健署,下同)
2024/03/15

新聞政策
雲林縣府推「歲月療天室」支持中高齡婦女抒壓、交心的專屬空間
「歲月療天室」辦理讓中高齡婦女可以自在進行身心療癒、互相支持、找回自我的課程及活動,不僅為中高齡婦女提供資源,更是為她們建立友誼與夥伴網絡的機會。社會處期待歲月療天室據點成為雲林女性最重要的心靈基地,讓女性透過同溫層交流,享受最自在安心的互動,達到群體協力成長之目標。(圖/雲林縣政府,下同)
2024/03/15

新聞政策
屏東縣公益彩券回饋金助弱勢排除就醫障礙 每年最高3萬元 開始受理申請
屏東縣爭取中央公益彩券回饋金,補助經濟弱勢縣民就醫費用,項目包括健保欠費、健保部分負擔、住院膳食費、救護車費用、掛號費、無健保身分者就醫費用,符合資格民眾可至戶籍地公所申請。(圖/屏東縣政府)
2024/03/14

新聞政策
台中市府攜手藥師訪視長者用藥 累計逾1.9萬人次受益
長者常會因服藥觀念不正確或自我照護技巧不佳,發生用藥問題,影響藥品療效及身體健康,台中市食藥處推動「弱勢家庭暨獨居老人藥事及全人健康照護計畫」招募藥師提供到宅藥事照護服務,教導長輩正確用藥,並適時轉介居家醫療、長照、心理等整合服務,迄今已邁入第14年,累計逾1.9萬人次受益。(圖/台中市政府,下同)
2024/03/14

新聞政策
台東縣府推台東卡 長者及身障者每月補助1500點可搭計程車、客運、台鐵
台東縣政府推出博愛卡及敬老卡(統稱台東卡)搭乘愛心計程車補助方案,每人每月有1500點社會福利點數不僅可搭乘計程車,亦可搭乘客運、台鐵,提供多元且適切的選擇,長者及身障之縣民可至戶籍所在地之鄉(鎮、市)公所申請台東卡,歡迎多多利用,俾能符合長者及身心障礙者行的便利與需求。(圖/台東縣政府)
2024/03/14

心靈加油站
越照顧越焦慮,覺得自己永遠做不夠⋯⋯你被過度的責任感壓垮了嗎?
面臨長期照顧時,很多人會不斷陷入「我是不是做得不夠好?」的心理狀態。事實上,在照顧過程中病情會如何變化?地區的醫療和長照資源夠用嗎?患者會不會按照預期的恢復?這些都不是照顧者可以控制的。如果沒有意識到自己正被「過度的責任感」所驅動,長期下來可能會過度疲勞,影響到照顧品質,甚至讓自己的身心出狀況。
2024/03/11

新聞政策
婦女節多元文化交流 台南市府邀家庭照顧者、新住民賞遊燈會
家庭照顧者張女士為退休公職人員,長時間照顧先生的壓力讓張女士陷入焦慮,經友人轉知政府長照服務資訊,由社會局協助提供穩定的長照服務,並聘請外籍看護工協同照顧,大幅減輕照顧負荷。此次在家照據點邀請下,前往參觀台灣燈會高鐵燈區的璀璨燈海,肯定燈會精彩之餘,也提醒婦女朋友要對自己好一點。(圖/台南市政府,下同)
2024/03/07

新聞政策
嘉義縣113年度住宅改善無障礙設施補助 3/1起受理申請
改善老舊公寓大廈內無障礙設施設備,除為行動不便者與高齡者營造友善的生活空間,亦減輕社區民眾改善公共環境的經濟負擔。嘉義縣113年原有住宅改善無障礙設施補助,將於今年3月1日至5月31日受理申請,歡迎符合資格的民眾提出申請。
2024/03/07

新聞政策
公費流感疫苗3/5起開放全民接種 把握機會儘速接種
自3月5日起,流感疫苗擴大提供全國6個月以上尚未接種之民眾接種,直至疫苗用罄為止,請全國6個月以上尚未接種之民眾,儘速至各合約院所接種,以降低重症或死亡之風險。(圖/疾管署)
2024/03/05

新聞政策
新竹縣敬老愛心卡、愛陪卡 即日起臨櫃製卡隨辦隨取免等待
過去竹縣民眾至公所辦理愛心卡後,申請資料再送台北卡廠製作後發給民眾,大約需要三週之久,為縮短民眾等待時程,新竹縣社會處特別開設敬老卡、愛心卡、愛心陪伴卡臨櫃製卡,隨辦隨取,大幅縮減民眾等待時間,現在申辦還可領限量禮品。(圖/新竹縣政府,下同)
2024/03/05

長期照護
有這六點可能是初期失智!了解讓照顧旅程更順利
失智初期會出現的症狀包括:記憶力減退、判斷力下降,甚至出現妄想或幻覺、性格改變等。看著熟悉的家人慢慢變成不同的人,對照顧者的內心帶來很大的挑戰。失智照顧並不容易,但透過家人細心觀察、即時尋求治療,以及日常生活中的積極溝通照護,可以改善問題行為、延緩病情惡化。
2024/03/05

新聞政策
失智老婦迷途 防走失手環助警方順利找到家屬!
家中有失智老人或需要照顧之人,不論出門在外或在家中,都應當隨時注意他們的動靜,也可在他們身上佩戴可辨識身分之物品,亦可向戶籍地社會局申請「防走失手鍊」或是由警方協助其指紋建檔,以利有協尋需求時,能即時辨識身分、尋回返家。(圖/台北市政府,下同)
2024/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