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醫療網

病症知識
攝護腺問題別再拖!微創拉提與海福刀治療 重獲男性健康新選擇
隨著醫療科技的發展,從針對良性增生的「攝護腺拉提」微創手術,到針對癌症的「海福刀」聚焦超音波治療,都為患者提供了負擔更低、恢復更快的選擇,幫助改善生活、找回健康。
2024/12/06

長期照護
脊髓性肌肉萎縮症影響行走、呼吸等 健保全面給付 提供多種治療選擇
許多病人確定診斷後就沒有再定期回門診追蹤,長期下來,病人因肌力漸漸不足,造成運動及吞嚥功能逐漸退化,以致出現脊椎側彎或體重過輕等症狀。
2024/12/05

病症知識
壯世代定期健檢關心自身健康! 應做哪些健檢項目?健檢報告怎麼看?
除了成人健檢之外,醫師建議壯世代也需評估是否應做鏡檢、超音波檢查等。
2024/12/04

樂活養生
洗腎不只洗毒素 營養也會流失!腎友們這樣補身體
血液透析治療就是俗稱的洗腎、洗血,當腎臟功能無法正常運轉時可作為腎臟的替代療法,幫助末期腎臟病病人清除體內的尿毒素以及多餘的水分、電解質等。
2024/11/23

病症知識
癌症疼痛怎麼辦? 勇敢說出、有效控制、快樂生活
疼痛是主觀的,無法用科學化的工具衡量,也因此,只有自己知道自己有多痛。既然疼痛是生命徵象之一,即表示它會影響生命的品質與延續,而對於負載重大傷痛的癌症病人,處理與控制疼痛更是改善治療與生活品質中不可或缺的一環。
2024/11/21

病症知識
早期肺癌也要基因檢測?術後有哪些輔助治療可減少復發? 醫師來解答!
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胸腔內科主任李凱靈指出,肺癌1B期術後5年復發率就有約45%,2期則有約60%,到了第3期更可高達70%以上,而且超過一半的病人都帶有EGFR基因突變,復發率會更高,尤其是在腦部轉移的部分,風險會比其他患者更高。
2024/11/19

病症知識
血糖波動沒感覺?醫師推薦的監測工具讓你控糖很有感!
耕莘醫院新陳代謝內分泌科主任馬文雅提醒,血糖問題透過症狀可能不易察覺,因此監測相當重要,有監測才有機會發覺問題,健檢時可以測量空腹血糖、血糖平均指標「糖化血色素」和糖水試驗,這些指標能幫助民眾早一點發現血糖異常的狀況。
2024/11/15

病症知識
選用正確關節保健成分!讓你關節補給再增生 筋骨養護不間斷
現在很多人會吃關節保健食品來保養,不過內含成分有哪些功效?對關節真的有效嗎?讓馬偕醫院骨科醫師林宗諭來解答!
2024/11/15

病症知識
聽損增加失智風險!醫分析有4影響機制 「聽力X失智白皮書」盼提升認知
為提高民眾防護意識,台灣聽力語言學會、中華民國聽力師公會全國聯合會、工研院、台灣失智症協會、台大醫院耳鼻喉部等,在2024台灣聽力與失智白皮書發布會上共同倡議「預防失智 從聽開始」,鼓勵民眾早期發現、早期介入聽力問題,並呼籲政府應將聽力篩檢納入失智症防治政策中。
2024/10/29

樂活養生
擦傷、割傷該怎麼辦? 急性傷口處理方法一次看!
傷口又可分為急性、慢性傷口。周宏璋醫師說明,慢性傷口可分為動脈型、靜脈型、神經型等3種,這些傷口都是慢慢形成的,但所謂的「急性傷口」指的是急性受傷所導致的傷口,像是被火燒傷、被玻璃割傷、被刀劃傷、跌倒擦傷等平時常見的意外傷口,甚至手術傷口都算是急性傷口。
2024/10/25

病症知識
摸得到的乳房良性腫瘤該不該切除?
一般來說,確定乳房腫瘤是屬於良性或惡性可從臨床症狀、病史及觸診的方式檢查、確認腫瘤的大小、硬度等以初步判斷其性質。其次也會以超音波、乳房攝影等影像學觀察腫瘤的形狀、邊界、內部是否有血管增生等。
2024/10/23

病症知識
手指斑塊以為濕疹!一查竟是「皮膚癌」 94歲嬤不易手術用1治療改善
基底細胞癌、鱗狀細胞癌等皮膚上皮細胞癌是相當常見的皮膚癌症。張綜顯醫師表示,日光角化症是這些皮膚癌的一種癌前期病變,經年累月的陽光曝曬是最常見的危險因子,由於病灶多以紅色或黑色脫屑斑塊為表現,因此常被誤以為是濕疹而延誤治療。
2024/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