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醫療網

健康醫療網

健康養生新聞資訊網路媒體

健康醫療網是以健康新聞、治療新知為主的全方位健康媒體平台,致力於提供最專業、最即時、最樂活的多元化資訊。 「健康部落格」邀請專業人士論述健康資訊。
分享更多更完善的保健知識與服務,成為民眾獲取健康知識的首選網站。

樂活養生
停經婦女易骨鬆 正確荷爾蒙療法3大點:改善症狀預防骨鬆
目前台灣婦女的骨折率高居亞洲第一、全世界第九,黃國恩醫師建議,民眾要從事適當的阻力運動,減緩肌力與骨骼退化(不過游泳不適合)。
2021/02/27
病症知識
流感併發金黃色葡萄球菌肺炎,後果更嚴重...
金黃色葡萄球菌所引發的肺炎症狀與一般肺炎相似,都是以咳嗽、發燒為主,患者的肺部、呼吸道會有很多痰,嚴重時,肺部甚至會出血、引發呼吸窘迫。
2021/02/15
病症知識
定期檢測 遠離心因性猝死 低劑量電腦斷層立大功
運用非侵入性的電腦斷層(CT)及磁振造影(MRI)來偵測心臟及腦血管疾病,預防猝死,在健康檢查上的重要性愈來愈高。
2021/02/14
病症知識
心肌梗塞裝支架可一勞永逸?  醫:「雙重抗血小板療法」防復發
翁國昌教授說,根據各醫院統計,雙抗用不足9個月的血栓風險升高,只要沒有出血等併發症,建議都要至少一年。目前部分藥品的健保給付為9個月;糖尿病,慢性腎臟疾病,年紀超過65歲等病灶嚴重的患者考慮是否需自費延長使用雙重抗血小板療法。
2021/01/23
樂活養生
吃藥不舒服不敢說 擅停藥結果竟是掛急診⋯⋯
張健宏主任表示,當患者出現藥物不良反應,一定要和醫師討論,現在已有相對較新型的藥物可供替代,不僅可有效控制二度中風風險,也較不容易產生腹痛等不良反應,且由於藥物較小顆,患者更好吞嚥,因此更容易遵循醫囑規律用藥。
2021/01/21
病症知識
骨鬆三部曲「痛得要命」才知大條了! 醫師提三大症狀預防
不明原因下背痛,特別是長期下背有著「悶痛感」,就得懷疑可能是骨鬆引起的脊椎壓迫性骨折。
2020/12/14
病症知識
降血脂藥停藥率高達50% 醫師憂增加心肌梗塞風險
高血脂在台灣的盛行率是21.8%,因為健康意識抬頭,很多民眾都藉由健檢評估膽固醇水平,但根據最新的健保資料分析結果顯示,有超過一半的糖尿病患及粥狀動脈硬化心血管病人,吃一吃就自己停藥,將自己暴露在極大的風險當中。
2020/11/29
病症知識
淺談三大類血管疾病!心臟血管外科醫師教你預防,遠離國人第二號殺手
萬芳醫院副院長、心臟血管外科主治醫師施俊哲表示,心血管系統分為「心臟」和「血管」。心臟疾病則包含冠狀動脈、瓣膜、心律等等;血管疾病則有主動脈、周邊動脈、靜脈這三大類。
2020/11/29
病症知識
喘咳痰未必是普通感冒!「每年300萬人死因」肺阻塞悄悄來襲
陶啟偉主任分享,無論是單方或複方氣管擴張劑,或是合併吸入性類固醇,患者常常需要在不同時間點使用藥物,導致服藥順從性不佳。現在有一些新型藥物,把多種藥物合併在一起,做成三合一的藥物,對大部分病人及家屬來而言,可能更方便的治療選項。
2020/11/29
樂活養生
爬樓梯可以檢測肺功能!?醫籲全民「一分鐘登階」檢測自身肺功能
台中榮總胸腔內科 傅彬貴醫師補充說明,40歲以上、有抽菸習慣、接觸二手菸、工業粉塵、空汙等,都有可能是導致罹患肺阻塞,要多加注意。
2020/11/29
樂活養生
老年想要行動自如 防骨鬆骨折必做的三件事
三高族群、慢性病族群、抽菸、飲酒、有家族史,以及停經婦女,都面臨著骨質疏鬆的威脅,尤其曾經跌倒、或身高縮水4公分以上者,更是高風險族群。
2020/11/29
病症知識
化療抗癌不怕吐 這些方法安度療程
楊慕華主任進一步說明,口服或注射的止吐藥物,可以降低噁心嘔吐,但對於年紀大、頭頸癌、治療時口腔狀況不好無法吞嚥者,止吐效果較不明顯;或是放射治療階段需要每天接受治療者,則可以選擇改良式的止吐貼片。
2020/11/29
19 20 21

訂閱電子報

必填

請輸入正確的電子信箱

送出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