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深醫藥記者 丁彥伶

資深醫藥記者 丁彥伶

資深醫藥記者

曾任大成報健康中心主任、欣傳媒醫療記者、前週刊王時尚娛樂新聞平台副主任,現為醫療專欄作家。 在健康醫療線上提醒民眾注意健康保健多年,近來鑽研運動醫學和肌少症,親身體驗,日益發現運動的好處,只要願意多動,真的可以克服肌少症,常保年輕體態,也會更健康!

病症知識
懷疑另一半外遇?老人突然異常焦慮、個性暴躁   小心都是「失智」徵兆
異常焦慮、容易暴躁、易怒是失智症很重要的參考症狀。如果家人經常莫名地認為別人偷了他的東西,或是嫉妒妄想,懷疑另一伴外遇;特別是認為「另一半外遇」這一個徵兆,一定要特別注意,因為罹患失智症的機率很大。
2018/05/23
病症知識
「緩瀉劑」竟是最常用藥前五名,臺灣人多半有便秘困擾,怎麼解決排便問題?
台灣營養基金會曾針對臺灣上班族進行便秘與飲食行為調查,發現有近半數(47.2%)上班族為便秘所苦。許多人經常要買緩瀉劑,更有人家裡一定要備有通腸用的「沅腸」。義大醫院胃腸科醫師王文𤦎表示,現代人的便秘主因與生活習慣有關,如果能多喝水、多運動並多吃蔬菜,大多可保腸道通暢。
2018/04/13
病症知識
便秘怎麼治療?大腸水療有用嗎?臥床者與其他便秘者的治療方法
針對部份臥床患者,王文𤦎建議可以考慮進行「大腸造瘻」,這種通常是針對直腸癌肛門切除或是大腸癌治療中,為了解除大腸破裂的危機,所做的暫時性大腸造口。從大腸中段或是小腸直接接到肚皮上,在照顧上比較方便,也可以避免長時間包尿布產生的問題。
2018/04/13
樂活養生
真的有便秘嗎?為了避免便秘產生後遺症,培養每天排便習慣
上廁所一定要固定時間!但很多人因為忙碌,早上刷牙洗臉完就趕著出門。其實早上起床後半小時,是全身機能開始甦醒的時候,腸道蠕動在這個時間也是最強烈,應該要給自己預留時間,起床馬上喝水。喝完水,差不多等半小時腸子就開始動了。
2018/04/13
病症知識
懷疑「牙周病」請及早治療:  失智、心臟病、中風、關節炎都與它都有關!
「身體每個部位都要好好照顧,否則可能引發連鎖效應!」黃仁勇說,多數人都以為牙周病只是單純口腔的疾病,即使有牙齦流血、牙齦紅腫,甚至是蛀牙等等現象,往往因為怕看牙而忍住不治療,卻反而造成全身性的問題。
2018/04/11
病症知識
巴金森氏症病患注意!四成病患容易發生「失智」症狀
醫界臨床研究發現,約有三到四成的巴金森氏症病患到了後期,會出現失智症的狀況。本來的行動障礙,已經造成照顧上的困難,如果又併發失智症對患者更是雙重打擊。
2018/03/22
社會資源
守護失智病患的財務安全 家屬可以協助的幾件事:財產信託、輔助宣告、監護宣告、註銷註記
台灣失智症協會秘書長湯麗玉指出,針對失智症病患的財務問題,有很多解決方案,失智病患和家屬應提早規劃與防範,避免金錢財產被有心人士佔有。
2018/03/13
病症知識
類風濕性關節炎天冷就掛病號?避免手腫脹,保暖秘笈提供你
冬天的日常保養最重要的是要先保暖,同時要經常伸展、彎曲手指等各個關節。尤其當氣溫下降或是陰雨,關節很容易因為氣溫的變化,造成局部血液循環不良引起腫痛。所以關節保暖方面,建議除了戴手套外,睡前也要先暖被。平常可以泡熱水、用熱毛巾熱敷。
2018/03/07
病症知識
癌症術後保養-前期、中期、後期的飲食重點
癌症就像在體內灑下了「種子」,如果不想要它像除過的草又再發芽,一定要注意生活上要追求健康的生活模式,飲食也要一改過去的不良習慣,多攝食有益健康的食物。
2018/03/01
長期照護
失智症家人突然變得暴力打人?醫師:不要爭辯、轉移注意力
很多中度以上的失智症患者會開始出現譫妄、妄想和幻想的症狀,讓照顧家屬疲於奔命。 其實只要配合藥物治療與照顧技巧,即使症狀已經到了很嚴重的程度,仍有良好的控制效果。
2018/03/01
長期照護
失智患者睡不著?或有躁動不安的「日落症候群」?醫師:改善環境、消耗體力
雖然失智症患者本身容易有日夜顛倒的問題,但主要照顧者可以改變照顧方式,避免患者在白天睡太多,到了晚上才給安眠藥強迫他們睡覺。那到了隔天,患者當然又昏昏沉沉想睡覺,落入了惡性循環。
2018/03/01
樂活養生
中醫教你度過更年期:強化心、肝經,經前症候群特別要「補腎」
更年期症狀是腎氣的轉變引起,所以「補腎」是最常用的治療方式,可以讓腎氣的衰弱不要那麼明顯,之後再來補充肝和其他臟器。用以輔助、協調腎經的不足。
2018/02/25
3 4 5

訂閱電子報

必填

請輸入正確的電子信箱

送出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