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齡閱讀

病症知識
反覆發作,癢到凍未條!慢性自發性蕁麻疹治療進展,皮膚專科醫師圖文解說
「慢性自發性蕁麻疹(Chronic Spontaneous Urticaria,簡稱CSU)」是一種常見的免疫疾病,其發生率約為1%,可以發生於任何年齡層,以20至40歲較為常見。根據統計,女性患者比男性多,比例約為2:1。
照護線上
2025/01/13

樂活養生
好奇人瑞怎麼吃助長壽?專家揭殘酷事實 想呷百二恐得看「祖先」
研究顯示,維持健康飲食、定期運動等8種生活習慣可延年益壽,但若想活到100歲,還得幸運遺傳到特定的長壽基因。圖為紐約市一家超市的蔬食區。美聯社
元氣網
2025/01/10

病症知識
罹肺癌別放棄!標靶治療助攻早期、晚期肺癌治療
根據臨床試驗,目前標準治療會建議有EGFR基因突變的早期肺癌患者,若為第1B到3A期別,術後需進行輔助型化療,再接續使用標靶藥,有望降低復發風險以達到延長整體存活的目的。
健康醫療網
2025/01/10

樂活養生
加速眼睛老化1行為你天天做!護眼抗老2種營養素比葉黃素更好
從出生到40歲,我們每天除了閉上眼睛休息或睡覺,眼睛幾乎保持高度工作狀態,因此是個快速老化的器官之一;再加上3C產品的使用,根據調查發現,國人平均每天使用網路時間超過7小時,而過度使用眼睛的結果,更會加速眼睛老化。
早安健康
2025/01/10

樂活養生
人生40、60「斷崖衰老」抗老6對策超前部署,別讓毒素積出一堆癌
60-65歲出現斷崖式衰老,因這一族群已步入老年,此時會出現慢性病的併發症、荷爾蒙的影響,以及免疫系統的下降。不管是癌症發生率、或因年紀大造成的肌少症或骨鬆症,以及腦、心血管疾病也會在此時表現出來。
早安健康
2025/01/09

病症知識
腹主動脈瘤如未爆彈! 從「這些」事做起關心家人健康
根據統計全球每年有超過10萬名患者因此喪命1,如果腹主動脈瘤直接破裂沒有血塊包覆,死亡率將高達8成以上,即使破裂時有血塊包覆並送醫進行緊急手術,存活率也僅約5成。
健康醫療網
2025/01/09

病症知識
反覆腹瀉、腹痛,竟是直腸腫瘤惹的禍!後腸神經內分泌瘤診斷、治療重點提醒,大腸直腸外科醫師圖文懶人包
神經內分泌瘤(neuroendocrine tumor)是源自各種神經內分泌細胞,很多器官都可能出現神經內分泌瘤。王照元教授解釋,在人類胚胎發育過程中,原始消化管可分成前腸、中腸、後腸,後腸會形成遠端橫結腸、降結腸、乙狀結腸、直腸等,出現在這些部位的神經內分泌瘤稱為「後腸神經內分泌瘤」。
照護線上
2025/01/08

病症知識
高度持續性凝血因子防出血 血友病患職場不卡「關」
許多老年族群或是需久站的病友,因關節處受力較大或是退化,容易出血導致腫脹疼痛,若未接受預防性注射治療,恐造成關節受損,嚴重甚至需置換人工關節,影響工作及日常生活。
健康醫療網
2025/01/07

長期照護
健保延長新一代口服荷爾蒙治療年限!高風險轉移性攝護腺癌患者治療更有保障
攝護腺位置深藏於肛門與直腸之間,且早期症狀如頻尿、排尿困難等,與良性攝護腺肥大相似,民眾往往難以察覺病情,導致許多患者錯失早期治療的機會
健康醫療網
2025/01/06

社會資源
預做4件事 迎接超高齡社會
隨著公衛環境的改善及醫療科技的提升,人們的壽命雖然可以不斷延長,但不一定代表能健康且自在活著。進入超高齡社會、當寵物登記數量大於出生人口登記的年代,到底該做什麼安排才能安享晚年?其實國內早就有幾個規畫,值得我們預做了解和安排。
Smart智富
2025/01/03

樂活養生
8個習慣延壽23年!一招釋放快樂賀爾蒙,好心情是抗老神藥
長期處於壓力中的人,無論是外貌還是內臟健康,都更容易面臨早衰的風險。因此,保持年輕的關鍵之一,就是遠離負面情緒,保持愉快的心情。
早安健康
2025/01/02

病症知識
早期治療神經內分泌腫瘤,幫助緩解症狀、提升預後,腫瘤專科醫師圖文懶人包
神經內分泌腫瘤(Neuroendocrine Tumor,NET)是源自各種神經系統及內分泌系統細胞的腫瘤,可能發生在身體的多個器官。陳佳宏醫師指出,由於神經內分泌瘤可能會分泌各式各樣的內分泌素,而導致不同的臨床症狀,常見症狀包括腹瀉、心悸、臉部潮紅、皮膚炎、潰瘍、氣喘等,但是也有些患者完全沒有症狀。
照護線上
2024/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