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齡閱讀

#心臟

共有 52 則相關文章

病症知識
遠距監測,心臟照護再升級
台大醫院心臟血管內科劉言彬醫師指出,植入式心臟電子儀器(CIED)遠距監測系統能夠整合各種數據、資料,包括檢驗報告、生理參數與訊號等,利用媒體科技系統,突破時間與空間的限制,爭取治療時效。
照護線上
2020/09/07
病症知識
心肌梗塞防復發 醫師要他一定要做「這些事」
林宗憲醫師指出,急性心肌梗塞的治療,透過心導管手術,把血管狹窄處用氣球撐開,甚至置放冠狀動脈支架,恢復正常血流;此外,醫師還會使用抗血小板的藥物,來減少血栓的形成,以避免血管阻塞。
健康醫療網
2020/09/04
病症知識
六旬翁反覆暈倒多次...醫植入「人體行車記錄器」發現心臟停跳原因
謝育整主任說,病患身上的心臟檢測器、節律器能跟數據機進行通訊,能把心律不整、心跳的情況及其他參數傳送到醫院來,透過這些參數,醫師就可以了解病人的情況。
健康醫療網
2020/07/30
病症知識
心律不整不用「燒」的 冷凍消融導管新選擇!
彰基心臟血管內科主治醫師廖英傑對此表示,最新單點冷凍消融導管,以冷凍消融異常心臟電路,不傷害週邊組織,不會造成永久房室傳導阻礙,隨心導管等技術進步下,效果不輸傳統電燒,是患者一大福音。
健康醫療網
2020/07/30
病症知識
經常頭暈、胸悶、喘不過氣?當心二尖瓣逆流,醫師圖文解說
臺北榮民總醫院的李慶威醫師表示,二尖瓣是位於左心房與左心室之間的瓣膜,當二尖瓣無法於心室收縮時完全閉合,便會出現「二尖瓣逆流」。
照護線上
2020/06/28
樂活養生
比上健身房更有效 10分鐘有效練出好腿力
不一定要上健身房,增強式的肌力訓練,也是一個解決運動量不足的很好選擇喔!
橘世代:精彩人生2.0,展開人生新風景
2020/06/06
病症知識
照顧血糖,也要顧腎、護心
當血糖過高時,患者可能會出現吃多、喝多、尿多等症狀,雖然吃很多,體重卻持續減輕。但是要提醒大家,許多患者平時沒有明顯症狀,直到驗血才驚覺血糖超標。
照護線上
2020/05/02
病症知識
搶救心臟 – 認識狹心症與心導管 (懶人包)
如果血管空間被粥狀斑塊佔據,動脈空間受到阻塞,冠狀動脈就無法輸送足夠的血液氧氣到心臟。
照護線上
2020/01/26
病症知識
高以翔讓人重新看見「猝死危機」 3大高風險群可考慮植入式去顫器預防
陳文鍾主任說,預防猝死,最有效的方式就是植入式去顫器。
健康醫療網
2020/01/26
樂活養生
你的骨質年齡是幾歲? 老化首要看骨質
只有補鈣與關節潤滑產品是不能撐起關節重量,因為單是這樣,無法補充足夠的氣;李深浦醫師解釋,不止補鈣更要補氣,所以除了補骨質還要補氣的力量,才能達到走路運動時關節不會磨損。
健康醫療網
2020/01/01
病症知識
面相越老越福氣? 小心恐為腦下垂體腫瘤作祟
陳男是典型的「肢端肥大症」患者,起因於腦下垂體分泌生素細胞增生或腫瘤所致,造成患者外貌不正常的肥大或增生,包括額頭變寬變高、鼻子及嘴唇變厚、顴骨變高、下巴拉長突出、齒縫變寬、皮膚變黑變粗等。
健康醫療網
2019/11/13
樂活養生
戒菸後的身體變化
我們可以先來看一則於美國醫學會雜誌刊登的研究。這研究找來近九千名戒菸者,想要知道過去抽菸抽很兇的人在戒菸之後,心血管事故發生的比率會不會降低?
照護線上
2019/11/03
3 4 5

訂閱電子報

必填

請輸入正確的電子信箱

送出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