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齡閱讀

#失智症

共有 495 則相關文章

樂活養生
假如我是真的失智...四、五十歲的年輕型失智者,這樣做能保留智力
如果確診是失智,徐文俊建議處於早期失智的患者,可以為自己安排學習的課程。他提醒,年輕型的失智症發病年齡約是四、五十歲,照顧上需要注意的地方,比起一般老年性失智患者只要求「被照顧好」更嚴苛。
資深醫藥記者 丁彥伶
2018/12/26
心靈加油站
或許失智了,但你的愛依然在我心裡
身體硬朗的他面對著漸漸退化的愛人,想必也是經歷過許多未說出口的衝擊與辛苦。看著他們牽著手離去的背影,我明白了,年輕時親口許下的承諾─白頭偕老,是要一輩子用愛來實踐。
新活藝術品牌總監 Annie彭恩寧
2018/12/23
新聞政策
健檢做了沒? 專家告訴你多久做一次健檢、桃園推外籍看護照顧訪視 編多語手冊12/21【新聞彙整】
健康檢查應該多久做1次呢?1年1次?還是2、3年1次?台大健檢中心主任邱瀚模接受媒體採訪時建議,3年做1次。
愛長照編輯團隊
2018/12/21
病症知識
幫忙看藥單!老人慢性病藥吃越多,失智症風險高好幾倍?「抗膽鹼藥」會降低腦細胞活性
「因為主導記憶的是膽鹼的作用,在減緩失智症使用的藥物,就是要提高患者腦部的乙醯膽鹼作用,吃了抗膽鹼作用的藥物,等於是沒有作用。」
資深醫藥記者 丁彥伶
2018/12/19
心靈加油站
「電鍋打開只有空碗」 謝祖武曝母失智當場淚崩
媽媽剛開始發病時,最擔心她一個人亂跑,又怕在她衣服上繡聯絡資訊傷害到自尊;謝祖武曾跟老婆跑到捷運站找媽媽,結果發現她在住家樓下的便利商店;跟著媽媽到外面,也要不斷跟別人道歉。
元氣網
2018/12/17
長期照護
失智併發精神症狀無處願收容 家屬哭求喘息機會
許多失智症會出現精神症狀,像情緒不穩、暴力行為、幻覺與妄想等,這比認知功能退化更困擾家屬與醫護人員。
元氣網
2018/12/16
樂活養生
比地中海飲食更防失智!神經內科醫:這樣吃效果才好
麥得飲食同樣強調攝取大量蔬菜及減少紅肉等,但額外提出十大健腦及五大NG食物。蔬菜類更強調「深綠色蔬菜」,因為含有豐富的維生素、花青素等,對腦部保健有益。
早安健康
2018/12/15
新聞政策
健檢政府買單 符合資格者就免費、銀髮族駕駛換照 違規率下降12/14【新聞彙整】
最近好多名人罹病早逝,民眾紛紛自掏腰包到大醫院健康檢查,但其實政府有提供免費「四癌篩檢」及免費「成人預防保健檢查」囉。
愛長照編輯團隊
2018/12/14
社會資源
遠傳「點滴成愛 讓愛遠傳」公益計畫-以「BoBee守護寶」守護失智症與喜憨兒的家庭
遠傳電信與「天主教失智老人基金會」及「喜憨兒社會福利基金會」共同舉辦「點滴成愛 讓愛遠傳」公益募款計畫,期望可以擴大企業影響力,號召民眾共同參與兩家慈善團體的募款活動。
愛長照企劃編輯
2018/12/11
病症知識
醫療資源你有充份善用嗎?我們來陪伴父母擊退憂鬱心魔-《如果父母老後難相處》
確實有不少症狀可指向憂鬱症,而憂鬱症也可能是出於許多原因。因此,請不要自作聰明。唯有醫師知道如何鑑別診斷,從各種可能性中排除錯誤,找出答案。
愛長照編輯團隊
2018/12/08
社會資源
「點滴成愛 讓愛遠傳」守護失智者與高風險族群  遠傳捐贈「BoBee守護寶」
有感於高齡社會的照護需求、失智人口快速增加及心智障礙者的照顧壓力,遠傳電信攜手「天主教失智老人基金會」及「喜憨兒社會福利基金會」共同舉辦「點滴成愛 讓愛遠傳」公益募款計畫。
愛長照企劃編輯
2018/12/06
病症知識
為什麼女性易患失智症?醫師分析出5大原因
烏日林新醫院營養科主任姜秋月表示,目前飲食是預防失智症的第一步。依據各國對失智症的醫學研究發現,抗氧化營養素可預防與延緩失智症。其中最佳飲食預防方式即是地中海飲食。
Uho優活健康網
2018/12/06
13 14 15

訂閱電子報

友善職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