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齡閱讀

病症知識
疫情焦慮血壓飆高 高血壓導管治療助降壓
依據全球追蹤2700多名患者,高血壓導管治療後,平均24小時血壓下降至7左右毫米汞柱,門診血壓下降12 至15毫米汞柱,即可降低10%的中風機會。
健康醫療網
2021/09/09

病症知識
防疫期服藥不中斷! 高血壓患者救命關鍵
王宗道醫師解釋,「722請量量」口訣中7代表的是連續7天量測血壓、每天2回 (早晚量),每回2次(每次間隔一分鐘),再將這些數據取平均血壓值做為醫師評估的依據。
健康醫療網
2021/08/10

樂活養生
沒來由卻體重月減5%要當心!五個「變少」也可能有生病隱憂
身體代謝提高會有體重減輕與流汗症狀,因此有可能是甲狀腺功能亢進,另外也有可能是癌症、感染或焦慮症。
早安健康
2021/07/04

病症知識
心臟不適找不出原因? 最新心臟監測器 精準揪潛在疾病
林廷澤醫師表示,心房顫動是最常見的心律不整,許多患者疾病初期表現為「陣發性心房顫動」,時有時無,持續時間不超過7天,典型症狀包括心悸、頭暈、呼吸氣喘、心臟衰竭,診斷相對不容易。
健康醫療網
2021/06/18

病症知識
心肌梗塞住院!關於心臟支架,你知道多少?醫師圖文詳解
對於重度冠狀動堵塞的病人,目前主要的治療手段是使用心導管置放心臟支架,支架又分做部分自費的塗藥支架以及健保有條件式全額給付的無藥物塗層支架。
照護線上
2021/06/11

病症知識
預防心肌梗塞復發短期服雙抗、長期控三高 醫:低密度膽固醇越低越好
根據研究統計,去(2020)年疫情時,心肌梗塞患者的就醫情形,台灣就醫比率持平,但是有症狀到接受心導管治療的時間卻延長了。
健康醫療網
2021/06/05

病症知識
血壓多少才OK?有什麼症狀?高血壓最基礎知識(圖解懶人包)
多數患者剛開始被診斷為高血壓時,會傾向拒絕承認高血壓是個問題,也拒絕改變生活型態來改善血壓,因此我們最好要先問問,萬一沒有控制血壓,身體會有什麼變化嗎?
照護線上
2021/05/25

病症知識
心肌梗塞裝支架可一勞永逸? 醫:「雙重抗血小板療法」防復發
翁國昌教授說,根據各醫院統計,雙抗用不足9個月的血栓風險升高,只要沒有出血等併發症,建議都要至少一年。目前部分藥品的健保給付為9個月;糖尿病,慢性腎臟疾病,年紀超過65歲等病灶嚴重的患者考慮是否需自費延長使用雙重抗血小板療法。
健康醫療網
2021/01/23

社會資源
一張眼底圖可望揪出全身疾病 長庚盼3年內預測心肌梗塞
眼睛為靈魂視窗,許多疾病的表現都可能在眼睛表現,長庚醫療團隊與台塑企業合作推出眼底AI,已能透過眼底圖判讀腎臟功能、糖尿病,未來力拚3年內能透過眼底圖,揪出罹患心肌梗塞等急性疾病的可能性。
元氣網
2020/12/29

病症知識
降血脂藥停藥率高達50% 醫師憂增加心肌梗塞風險
高血脂在台灣的盛行率是21.8%,因為健康意識抬頭,很多民眾都藉由健檢評估膽固醇水平,但根據最新的健保資料分析結果顯示,有超過一半的糖尿病患及粥狀動脈硬化心血管病人,吃一吃就自己停藥,將自己暴露在極大的風險當中。
健康醫療網
2020/11/29

病症知識
預防心跳過慢、猝死的膠囊,無導線心臟節律器
當一個人心搏過緩時,出現頭暈、無力等不適,代表心臟沒辦法推動足夠的含氧血到身體各處,使大腦與其他身體器官沒有獲得足夠氧氣、養分,便需要趕緊就醫。
照護線上
2020/09/24

病症知識
以為心肌梗塞…六旬翁胸悶、暈眩掛急診 靠冷凍球囊消融導管治心房顫動
冷凍球囊消融導管開放以來,台大醫院心血管團隊至今完成超過230台手術,健保局也早在2017年11月起就開放民眾健保差額自付。若是藥物治療無法控制病情,或是不打算長期服用心律不整藥物的患者,能多與醫師溝通,選擇適當的治療方式。
健康醫療網
2020/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