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齡閱讀

#出院準備

共有 47 則相關文章

長期照護
【朱國鳳專欄】鼻胃管「並不該死」,成功的整合照護,3個月「拔管」成功
目前政府的長照體系中,其實也有包括居家照顧、復能照護、居家護理訪視、營養照護、進食與吞嚥照護等資源。但是如果沒有一個「照護管理師」、或是「照管經理」(care manager),去扮演統籌窗口,這些專業資源猶如存在「平行時空」,無法自動連結。
前資深媒體人 朱國鳳
2018/07/16
心靈加油站
如果你沒有被搶救活下來,會不會比較好?漫長又傷心的真實故事-《愛的最後一幕》
救護車在酒館前面停下,警笛四起,燈光閃爍,一群人衝上樓,把馬修扛到擔架上,載我們前往龐特佛雷特市立醫院。我嚇壞了,但盡量讓自己保持冷靜。我知道馬修可能會死。抵達醫院後,醫務人員一陣驚慌。
寶瓶文化
2018/06/25
新聞政策
外勞工作6年、居留7年 可獲永居權、受刑人投入長照解決人力荒、桃醫推出院準備服務5/18【新聞彙整】
行政院通過「新經濟移民法」草案,外籍人士投資移民,只要符合投資營利事業新台幣1,500萬元並創造5個台灣人工作機會的條件滿3年以上,可取得永久居留權;為協助更生人復歸社會,並因應長照的人力需求,目前已有8所矯正機關辦理長照訓練,協助他們出獄後即能獲得工作機會。
愛長照編輯團隊
2018/05/18
新聞政策
不懂照顧技巧?衛服部照顧指導到你家、花蓮慈院推出院服務、成大醫院設外看照顧指導4/20【新聞彙整】
衛生福利部積極推動的「照顧實務指導員計畫」,由經過專業訓練的照顧實務指導員到宅指導,讓家庭照顧者能夠學習如何正確協助失能者翻身、移位等照顧技巧;花蓮慈濟院從今年四月起,推動「居家服務銜接照顧不中斷」服務,提供居家服務員的居家服務與居家喘息服務。
愛長照編輯團隊
2018/04/20
社會資源
出院有人挺!花蓮慈院推居家宅急便服務
除了提供醫療及照護外,花蓮慈院從去年起,開始協助病人出院轉介機構喘息服務,而在今年四月,並與社會處及衛生局長期照顧管理中心合作,提供居家服務員服務到家居家服務與居家喘息服務。
愛長照編輯團隊
2018/04/20
長期照護
日夜不分、吃不下飯 出院銜接長照服務,蔡爺爺恢復笑容
居家護理師第一次前往蔡爺爺家中訪視時,按門鈴後等了將近五分鐘,才見到蔡奶奶拄著柺杖來開門。而且,蔡奶奶本身也有高血壓、糖尿病等多重慢性疾病,甚至曾發生急性腎衰竭,這樣的情況實在令人憂心。
幸福熟齡
2018/04/19
長期照護
患者要出院,沒人顧怎麼辦?北市「長照宅急便」7天內照顧服務送到家
「長照宅急便」,顧名思義,就是要把握時間將照顧家庭需要的服務送到家!照顧家庭可以在出院前,先與臺北市長照中心或醫院的出院準備小組聯繫,進行評估,以利病患在出院的七天內就享有居家醫療、生活照顧等服務,縮短等候時間,也降低家屬照護的負擔。
愛長照編輯團隊
2018/03/18
長期照護
長輩吞嚥困難只能靠「一根管子」?梁英男:讓長者重新用嘴吃飯吧!語言治療師應回歸居家復健
中風患者在醫院有語言治療師,可以協助進行吞嚥訓練,但回到家後的居家復健,卻沒有吞嚥訓練可以選擇。您是否好奇,臺灣明明有廣大的吞嚥訓練需求,但為什麼沒有法定的吞嚥訓練服務及語言治療師的出現呢?
語言治療師 梁英男
2018/01/02
病症知識
【中風緊急救援整理篇】人人都要收藏的錦囊妙計
從中風到要恢復健康,不是一個人的事,也不只是一個家庭的事,唯有社會連結成一個緊密互相支持的網絡,從中風前的預防,到中風後的復健,一起對抗它!全民平安保健康,對國家發展才是最重要的事。
愛長照編輯團隊
2017/12/26
社會資源
當愛來敲門-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推「全責照顧服務」協助您的家人身體照護
「全責照顧」是透過訓練完整的病房助理協助護理人員,提供住院病人身體上的照護,病人住院時所有照護由醫院提供,讓照顧家庭不必在家庭、醫院間往返奔波,也節省了僱用看護工的經濟負擔。
愛長照編輯團隊
2017/12/19
長期照護
熱門議題:老友同居、鼻胃管急救、生前遺囑-2017愛長照十大最被關心的文章
2017年愛長照提供了許多文章,不只要解答大家在照顧上遇到的問題,也希望正走在長照路上的讀者們,能因為文章的一句話,甚至一張圖片,得到一點安慰!長照的辛苦我們懂,而你(妳)不孤單。我們統計出了年度十大熱門文章,趕快來看看你最喜歡的文章有沒有上榜,哪幾篇是你最想分享出去的呢?
卡羅
2017/12/18
新聞政策
嘉義縣首創-照顧管理員進醫院,無縫接軌出院準備照護
嘉義縣人口老化快速,青壯年人口又幾乎外移至其他縣市工作。為了讓長者安心、家屬放心,嘉義縣創下全國先例,首推讓照顧管理專員進駐醫院,以服務到家及縮短服務流程的方式,讓需要的照護者可以即時獲得長照資源。
愛長照編輯團隊
2017/12/07
1 2 3

訂閱電子報

必填

請輸入正確的電子信箱

送出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