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齡閱讀

新聞政策
國民年金補繳期限將到期!未繳保費將受3大影響
國民年金的繳費期限即將在2019年1月31日陸續到期!未繳納的民眾會有以下三大影響,包括1.配偶會連帶罰鍰2.未繳清期間沒有保障3.年金給付打折扣,以上三點民眾需特別留意。
Smart智富
2017/12/10

樂活養生
大筆定存拆單 利息足足多6倍!
一般人普遍習慣將大筆的錢放在一筆定存中,損失的不只是靈活規畫資金的彈性而已,還會少賺了很多利息。因為定期存款只用「單利」計息,因此,若你的錢300萬元(含)以上(依銀行規定,臺灣銀行是500萬元)就稱為大額存款,會建議透過拆單來活化定存。
Smart智富
2017/12/10

樂活養生
親子之間未必就能心意相通,拉近親子距離的五個重點-《在告別中學會更愛父母》
突然提起照護、財產、墓地之類的話題會嚇到父母。
甚至可能招來父母的誤解:「孩子希望我早點死嗎?」、「孩子的目的是財產嗎?」所以討論這些敏感的話題時,請用別人的例子當成開場白。
愛長照編輯團隊
2017/12/05

長期照護
當父母老了,陪父母一起上醫院、替父母與醫師溝通的六個重點-《在告別中學會更愛父母》
如果父母固定去某家醫院看病,可以陪他們一起接受問診,這麼做也能讓醫生知道,病人的子女很關心父母的健康與身體狀況。我們總覺得「醫生是了不起的人」、「醫生說的話不會錯」,但醫病關係應該是對等的,如果有問題就要問到懂,不要自己亂猜。讓醫生覺得你是關心自己身體的積極患者很重要。
愛長照編輯團隊
2017/12/05

長期照護
【王竹語專欄】明明沒生病卻老是要子女陪就醫?你家長輩也有「過度依賴」嗎?
依賴是「一方給予,一方接受」;或一個人發覺自己狀態不佳而向外求助。老年人身體狀況變差這是事實,他們缺乏安全需要家人陪伴也無可厚非;但是,如果已經影響到其他家人的生活作息,成為過度依賴,該怎麼辦呢?
王竹語
2017/11/13

新聞政策
台灣人退休保險保障嚴重不足!
民眾對退休金準備往往僅止於「知道、但沒有行動」,有超過4成民眾認為目前財務不足以負擔下半輩子生活,卻有近5成民眾沒有理財,更有33%民眾完全依賴他人提供退休金。此外,大多數民眾的退休準備金明顯不足,對於退休後生活費用的估計,未考慮通膨與長壽風險, 因此明顯偏低。
Smart智富
2017/09/25

長期照護
醫療險身故保險金 可能會扣除已領給付!
基本上,身故保險金的定義是,若被保險人身故,身故保險金將給付給保戶身前指定的受益人,而這筆錢的計算方式,通常是保戶總繳保費的特定倍數,例如1.05或1.06倍,這麼做的目的,即是讓保戶身故後,受益人能拿回比過去總繳保費多一點的錢,也就是具有保本的功能。
Smart智富
2017/09/21

樂活養生
滾大財富還是滾大負債? 借錢投資之前先想5件事
如果你最近有想透過「借貸投資」的話,為避免口袋破更大的洞,以下有5個觀念,建議在你行動之前先謹慎檢視自己承受債務的體質是否良好,再考慮是否要做。
Smart智富
2017/08/28

樂活養生
【朱國鳳專欄】劉姥姥才是人生贏家,《紅樓夢》裡也有老後財富規劃的大智慧
有一本書寫過,用一根迴紋針換到一間大房子,乍看很匪夷所思,但其實是符合供需法則,只要找到正需要某項財貨的人,就有可能用低價交換到高價。相較賈母的一生富貴如雲煙,劉姥姥贏在人生終點,才是「真富貴」。富貴的定義,並不是金山銀山、或是位高權重,而是「心中無缺為富、被人需要為貴」。
前資深媒體人 朱國鳳
2017/02/03

樂活養生
別被「退休後需要好幾千萬」這種話迷惑-《上流老人:不為金錢所困的75個老後生活提案》
舉例來說,即使退休金比想像中來得少,也不為此發牢騷或感到擔憂,而是要換個想法,認清「懂得利用這筆錢思考如何開心過日子的才是聰明人」。
對金錢心生不安時,不妨靜下心來好好想想這句話吧。
愛長照編輯團隊
2017/01/19

樂活養生
熟年離婚是「糟蹋金錢」-《上流老人:不為金錢所困的75個老後生活提案》
剛恢復自由之身那陣子我非常享受,不但去旅行,還談了戀愛,可是年過六十的我沒有什麼工作的熱忱,關心我的人也都不在了,讓我不禁開始對一個人生活感到不安。因為積蓄愈來愈少,所以現在是靠三個孩子在養。其實我很後悔,早知道會變成這樣,當初多忍耐一點就好了,何必離婚呢!」
這段獨白來自一位貿然選擇「熟年離婚」的六十三歲女性。
愛長照編輯團隊
2017/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