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齡閱讀

病症知識
銀髮族小心聽力損傷的警訊 及早搶救可避免聽障危機
老人則要小心可能有全身性的疾病影響聽力;例如心臟病等慢性病患者容易引起周邊循環差,耳朵內以毛細胞為主,微循環差,毛細胞最容易受影響。
資深醫藥記者 丁彥伶
2018/10/06

病症知識
你是否錯把重聽當成失智?注意!長輩的聽力障礙會影響生命安全
聽力變差,不僅只有聽不見的問題,根據醫學期刊刺胳針刊載的一項由倫敦大學所做的研究指出:約有35%的失智症,是因為九項危險因素組合所導致,「聽力受損」就被列為其中之一。
資深醫藥記者 丁彥伶
2018/10/02

長期照護
助聽器怎麼選?不是越貴越好!同時考量聽力與生理因素才能戴得舒服-《你的聽力受損了嗎?》
為長輩選擇助聽器前,先了解長輩的需求以及各種助聽器的不同:類比式助聽器、程控式助聽器、數位式助聽器,還有助聽器的基本知識,能更有助於長輩佩戴助聽器的舒適度喔!
新自然主義
2017/12/18

病症知識
聽得到就好?助聽器只戴單耳,小心另一耳聽力退化!
當聲音跨傳過頭部時會損失音量,特別是高頻的聲音,也就是了解語音最重要的子音,假如你只有配戴單耳(如左耳),但和你說話的人在右邊,則在配戴耳所聽到的子音就會減低約20分貝。所以非單側性聽力損失的人若只佩戴單耳助聽器,就會像單側聽損一樣,失去聽覺辨位的能力,無法透過聲音判斷聲音來源,反而會增加日常生活的危險性。
新自然主義
2017/11/26

長期照護
選購助聽器有三大重點,減緩長輩使用助聽器的不適
就心理層面來說,有別於戴眼鏡的人口較多,且年齡層橫跨了各個世代,助聽器則多半是銀髮族配戴較多,所以很多老人家會覺得配戴助聽器「很明顯」,覺得一旦戴上助聽器就是承認「自己老了」,產生排斥感。
愛長照編輯團隊
2017/05/02

社會資源
重聽恐增加失智風險?-「臺北市弱勢族群眼耳鼻喉科整合照護模式」提供檢查與補助
臺北市聯合醫院推出的「臺北市弱勢族群眼耳鼻喉科整合照護模式」,主要是針對兒童、中低收入戶以及身心障礙者,提供聽力相關檢測以及裝置電子耳的補助。經過相關聽力檢測與醫生評估,依情況轉診至適切的復健中心,若評估後認為有植入電子耳的必要,在扣除政府補助後,還有機會額外向聯合醫院申請全額補助。
劉德容
2017/03/27

樂活養生
阿公阿嬤重聽怎麼辦?8個小技巧讓你和老年人良好溝通
老人因年老而使他表達變得有些緩慢,照顧者或晚輩需要有耐心,讓長者將想說的話表達完,不要打斷,或是急著幫他表達。老人因年老而使他表達變得有些緩慢,照顧者或晚輩需要有耐心,讓長者將想說的話表達完,不要打斷,或是急著幫他表達。
愛長照編輯團隊
2016/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