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齡閱讀

長期照護
工作家庭兩頭燒!隱形照顧者:獨子照顧失智母8年 自己生病不敢住院
45歲的阿龍是金融業上班族,母親原本身體硬朗,七十幾歲的時候連高血壓都沒有。不料,2010年某一天,阿龍突然接到母親的求救電話,他立刻衝回家把頭暈、胸悶的媽媽送急診……
幸福熟齡
2018/10/10

心靈加油站
如果我能把他送安養中心,我是否就不會得癌症?長期壓力誰能懂...《做個不麻煩的老人》
後來在第三年我得到癌症的時候,我想病因中應該有一部分是情緒壓力造成的崩潰,如果我當時能下定決心把他送安養中心,也許我的精神和體力都可以得到紓解,也不至讓兩個人同時倒下,差點家破人亡。
原水文化
2018/09/19

心靈加油站
照顧者如果倒下了,對病人的意義在哪裡?情義不過一念之間-《做個不麻煩的老人》
長久以來我們不都是活在別人的標準裡,演出外人眼中的情義與善良嗎?結果除了讓自己心力交瘁,並改變不了事實,對病人的意義何在?
原水文化
2018/09/19

心靈加油站
目睹雙親久病臥床而離世,談照顧者的悲傷與失落...《面對失去,好好悲傷》
當你看到所愛之人漸漸衰弱時,你會為你所目睹的每一種失能(包括無法行走、喪失意識或失去記憶)而悲傷。隨著死亡逼近,你會因為矛盾的心情而左右為難,你希望能平靜地放手,或希望父母親能恢復昔日的模樣,又或但願就和臨終者永遠停留在這一刻,也可能只想要這一切趕快結束,這樣你才能繼續過你的生活。
時報文化
2018/09/18

心靈加油站
朱為民:如果有一天,變成植物人,你會......
小妹一邊流淚一邊說:「不可以,怎麼可以不救,爸........」站在一旁的奶奶,爺爺的太太,輕聲說著:「你爸爸最怕痛了,這樣好嗎?」每個人,面對死亡,都有不同的意見,都會有不同的看法。
寶瓶文化
2018/06/25

心靈加油站
激勵失能老人動起來的奧祕,從有人陪伴和交談開始-《北歐銀色新動力》
在丹麥、芬蘭和挪威,一次又一次,在不同的長照訓練與參訪中,聽到當地專業人員強調,第一線照服人員可以有很了不起的貢獻。溝通素養與意願是非常基本的專業能力,他們要求也期待照顧者能從老人的過去和現在的處境,找出適當甚至照顧者自己也很有興趣的話題,這樣大家都會開心。
麗文文化事業機構
2018/06/19

心靈加油站
「最後一刻,我讓父母急救插管......」諮商心理師 艾彼:放下悔恨,有時我們的選擇不多
突然的被推到前線去面對家人的死亡,不是一件你曾經預想過的事。當下情況那麼混亂,你卻必須做出立即的反應與決定,急救與否、插管與否?你不是醫療人員,只能憑著僅有的訊息做出判斷,你同意讓家人插管治療,已經是你當下能做出的最好決定。
諮商心理師 艾彼
2018/06/14

心靈加油站
父母沒照顧過我,為什麼我要照顧他們?給「假性孤兒」的自我照顧法-諮商心理師 艾彼
「爸爸媽媽從來沒照顧過我,為什麼我要照顧他們?我心裡的爸爸媽媽就只有爺爺奶奶,為什麼哥哥姊姊明明和爸爸媽媽比較好,卻是我要照顧他們?」家庭治療師稱玲君這種現象為「假性孤兒」。
諮商心理師 艾彼
2018/05/22

病症知識
家屬如何描述失智症狀?臨床心理師分享觀察六原則,不再一句:「狀況時好時壞」帶過
失智症患者在家中時,可能因為家屬沒有醫療相關背景,每次症狀出現時,只能專注在如何解決問題,經常是無暇,也不知道該如何觀察起。而在醫院的臨床工作者,大部分只能根據家屬的口述,去了解病人目前的狀況,此時,「時好時壞」是大家描述症狀時常見的形容詞。其實,我們可以透過六個不同的面向,去量化時好時壞的問題(4WHF)
臨床心理師 黃耀庭
2018/05/21

樂活養生
生病會帶走很多,但愛仍會留下:愛長照照顧者聯盟,給母親的速寫畫像
在「愛長照-照顧者聯盟」FB社團裡,愛長照舉辦了一個小小的速寫活動,與善於水彩、速寫的王慶成合作,請大家將自己的母親、父親照片分享出來,王慶成用自己的雙眼觀察,畫下一幅幅速寫畫。
小虎文
2018/05/12

心靈加油站
照顧最多的是我,被父母抱怨的也是我......手足不平等的照顧關係-諮商心理師 艾彼
「兄弟姐妹裡面只有我是照顧者」這種困境,經常會因為手足之間的身份落差而變得更加嚴重。造成身份落差的因素,包括有經濟能力、社會地位,有無自己的婚姻或家庭。另一個因素,則是父母在孩子年幼的時候,對待孩子的不同方式,也可能間接導致這樣的現象。
諮商心理師 艾彼
2018/05/02

長期照護
「長照」也有照不到的地方,偏鄉需要開一間「瑣事柑仔店」
老年生活比起年輕生活更依賴良好的生活機能,很多長輩尚有自立自理的能力,但偶爾也需要他人的協助,不論是對辛勞的家庭照顧者來說,還是對於獨居的長者說,有一間萬事OK的瑣事柑仔店就像多了一個得力的助手,「幫忙一下」其實很重要!
愛長照編輯團隊
2018/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