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齡閱讀

病症知識
每三個失智者中,就有一個其實是可以預防避免發病的!
比起失智病人本身,照顧患者的家人身心是更為辛苦的,而現在,讓我們一起進行認知升級,用更多對「失智」的理解,將這份恐懼扭轉為更正面的預防力量!
鄭淳予醫師
2018/04/26

心靈加油站
失智的奶奶說要去找阿嬤:她一個人,一定很寂寞吧-《一群人的老後2》
蘭奶奶身高很一般,體型胖了些,她走路走得很好,聽說偶爾還會去運動中心游游泳,趁優待老人免費的時候去游,這我還是聽到蘭奶奶跟別人談話的時候才知道的……
四塊玉文創
2018/03/19

社會資源
從日韓的長照發展,提醒台灣可能的長照與保險危機-《松鼠之家:失智症大地》
2016年夏天在台南辦國際研討會,和日本來的重量級教授談到介護士,這對我來說是很新鮮的事。2011年春天,筆者曾帶領醫院團隊成員參訪日本有名的失智症照護模式,得知介護士在日本失智照護模式中扮演一個非常重要的角色。
遠流出版社
2018/03/19

心靈加油站
照顧失智母親十年,余媽媽:讓居家服務來協助你(內附影音)
余媽媽以自己十年的照顧經驗分享、拍攝影片現身說法,也是提醒大家,照顧的路上有喜有悲,有困惑有堅強,但不要留下遺憾,適時地讓資源來協助你堅持下去,讓最後的一哩路,成為與家人之間,最重要的回憶。
愛長照企劃編輯
2018/03/09

長期照護
【林黛羚專欄】失智症的家,和你想的不一樣:避免地板花俏,記得規劃停車位-改造熟齡宅系列四
若家有失智長者,且有計畫在未來五年內幫家裡做翻修規劃,在改建上室內需注意的部分,包含家中的色系樣式、空間的多元化等,而且要兼顧患者的心理健康,建立「療育空間」當患者感到沮喪時,除了語言上的鼓勵,療育空間更可以發揮安撫情緒的作用。
林黛羚
2018/01/12

長期照護
【王竹語專欄】為什麼生病只能去都市的大醫院?想在偏鄉終老,長照2.0要如何「因地制宜」?
長照2.0服務人數,從長照1.0的51萬1千餘人,增至73萬8千餘人,成長44%。卻不是每個人都能享受到長照2.0的服務,比如偏鄉地區,資源及人力不足一直是難以突破的困境。
王竹語
2017/12/31

心靈加油站
為什麼能照顧失智症妻子二十年?首先,建立自己的「幸福圈」-《2025長照危機》
在每天的照護中,內田留意的另一個重點是「舒適曲線」,也就是依時序,以曲線表示自己一天何時及何種情況下會感受到強烈的壓力,或處於輕鬆的狀態。「幸福圈」和「舒適曲線」都是內田想出來的名字。命名方式反映出內田希望盡可能積極面對沉悶的照護生活。「為了避免自己被照護工作壓垮,我認為重點在於如何轉換心情。」
愛長照編輯團隊
2017/12/31

心靈加油站
長照家庭的寫照:照顧失智症妻子後,接著照顧年邁雙親-《2025長照危機》
即使到了深夜,父親仍不以為意,大吼大叫。這時母親會爬到睡在隔壁房間的父親身邊。聽到父親說想上廁所,母親便花了很長的時間,拿擺在床邊的水桶讓他解手。「老爸只看到老媽照護時的溫柔表情,根本沒發現她有多辛苦。這樣下去,兩個人遲早都會倒下。」
愛長照編輯團隊
2017/12/31

長期照護
在宅照護也有極限,有時必須「決定住院」-《2025長照危機》
在商店街尋找逃出家門的芳枝時,良博接獲警察通知,表示芳枝造成電車停駛,如今正被站方看管當中。良博趕赴站員室,在那裡找到了低頭不語的芳枝。幸好列車長及時發現芳枝走進月台旁的平交道,才不致釀成憾事……
愛長照編輯團隊
2017/12/31

心靈加油站
小澤醫生:「傾聽患者說的話,人人都有深陷痛苦時,才會意識到的心靈支柱」-《2025長照危機》
照理說人人都有深陷痛苦時才會意識到的心靈支柱,可是對某些患者來說,那卻是無法言喻的事物。為了讓患者能夠意識到自己的心靈支柱,我們只能持續付出關心直到最後一刻。
愛長照編輯團隊
2017/12/31

長期照護
【林黛羚專欄】失智症的家,和你想的不一樣:沙發避免對電視、家具用對比色、放置熟悉物-改造熟齡宅系列三
一般家有失智患者在做住宅改造時,常是從失智者不能做的部份來思考。但借鏡日本的物理治療師照顧失智失能者的經驗,發現他們試圖從失智者「還能做」的角度來取代「不能做」的部份。目的就是為了促進失智者的自我照護能力,讓他們盡可能保持現有的自理能力,有助於提升患者安全感並降低焦慮。
林黛羚
2017/12/28

新聞政策
友善中高齡城市大評比、長照心理照護計畫、澎湖行人「優先旗」、彰化「輔具得來速」12/29【新聞彙整】
縣市高齡政策衡量指標包括社交、教育、就業、交通等四大面向。高發會指出,這四項指標是針對65歲以上高齡者進行焦點團體訪談後,發現中高齡者最關心的施政面向包括社交場域完善度、樂齡教育豐富性、二度就業機會及交通運輸環境。
愛長照編輯團隊
2017/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