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齡閱讀

Articles
熟齡閱讀


病症知識
家屬如何描述失智症狀?臨床心理師分享觀察六原則,不再一句:「狀況時好時壞」帶過
失智症患者在家中時,可能因為家屬沒有醫療相關背景,每次症狀出現時,只能專注在如何解決問題,經常是無暇,也不知道該如何觀察起。而在醫院的臨床工作者,大部分只能根據家屬的口述,去了解病人目前的狀況,此時,「時好時壞」是大家描述症狀時常見的形容詞。其實,我們可以透過六個不同的面向,去量化時好時壞的問題(4WHF)
臨床心理師 黃耀庭
2018/05/21
病症知識
失智患者生前難受 7成遭管灌餵食
全民健保自2009年9月起將失智症納入安寧緩和療護的給付範圍,是否有效減少末期的急救與維生處置,結果發現,接受過該服務的失智病人數,僅占當時全國失智病人數的1.64%,其中有很多人可能是因為同時罹患癌症才會接受安寧療護。
元氣網
2018/05/19
病症知識
冏~腦袋需要便利貼 是健忘還是失智了?
如何分辨失智症與忙暈了頭、注意力變差兩者之間差別?孫瑜提供兩大指標,一為與過去的自己相較,認知、記憶力明顯越來越差,記不得剛做了哪些事,就應提高警覺,積極就醫。
元氣網
2018/05/15
病症知識
過敏性鼻炎:鼻子過敏怎麼辦?8種食療+保養法一次懂
鼻子是人體呼吸道的入口,具備呼吸、感覺及免疫器官的功能。當我們吸入的過敏原與體內的特異性抗體結合,就可能會引發身體的免疫反應,屬於身體免疫細胞之一的肥大細胞釋放出組織胺等炎症物質,導致鼻黏膜發炎的狀態,就稱為過敏性鼻炎。
早安健康
2018/05/12
病症知識
幽門螺旋桿菌:3種情況不積極治療,胃癌風險激增16倍!
感染到幽門螺旋桿菌,胃部或多或少是會有表淺性胃炎等輕微發炎的現象,但會有兩成案例會發展成胃潰瘍或十二指腸潰瘍,這些病患就算一時治好了潰瘍症狀,如果細菌沒有殺死,還是有機會復發。
早安健康
2018/05/10
病症知識
胃食道逆流元兇不是胃酸過多!做8件事不再火燒心
許多抗胃酸藥物之所以能減緩症狀,是因為他們中和了胃酸或是抑制胃酸分泌,自然就減少流入食道的機會,但下食道括約肌出狀況的問題並沒有解決。胃酸多寡與胃食道逆流無關,胃藥吃太多反而可能造成其他疾病。
早安健康
2018/05/10
病症知識
功能性腸胃疾病是什麼?半數的腸躁症患者合併有腸漏症-《身體不健康,腸漏先知道》
合來說,大腸激躁症跟腸道滲透度、腦部、週邊神經、體內的輕微發炎有關。當某人具有弱基因(家族中有腸躁症的患者),而且恰好遇到感染、使用了抗生素、或是承受了慢性壓力,就有可能誘發腸躁症。
三采文化Suncolor
2018/05/07
病症知識
「防彈咖啡」減肥 糖尿病、痛風不宜
奶油及椰子油代謝後產生的酮體,可以通過腦血管障壁,直接供給腦部能量,減緩腦細胞退化,因此可以預防失智症或避免惡化。
Uho優活健康網
2018/05/01
病症知識
吞嚥訓練、減憂鬱 揮別鼻胃管進食
從小生病時,會受到大家關注,表現越虛弱關注就越多,使人喜好病懨懨,不利於復健或療癒。抑鬱導致身體活動大量減少、體能下降,吞嚥能力亦然;抑鬱又導致睡眠障礙,服用抗憂鬱藥物及鎮定劑,更使吞嚥功能雪上加霜。
Uho優活健康網
2018/05/01
病症知識
體力變差、貧血嚴重 恐是骨髓纖維化
約有50%至60%的骨髓纖維化患者是基因突變所造成,臨床會出現包括疲勞、吃東西時很快就飽了(易飽足感)、腹部不適、活動力不佳、注意力不集中(相較於接受診斷之前)、夜間盜汗、搔癢、骨頭疼痛(廣泛性的,非指單純關節疼痛或關節炎)、發燒(體溫超過攝氏37.8度)以及過去6個月非刻意的體重減輕等十大症狀。
Uho優活健康網
2018/05/01
病症知識
久坐恐讓人變笨 提高中老年後失智風險
腦部的灰質越少,代表腦部越容易有萎縮的狀況。且腦部灰質的減少,也被許多研究證明是中老年人罹患俗稱失智症的阿茲海默症之早期警訊。
健康傳媒
2018/04/30
病症知識
迷路不代表失智?臨床心理師提醒你:別把特例當常態
無庸置疑的迷路確實是失智症的症狀之一。現在媒體報導很多失智症的症狀,讓許多家屬甚或是病患本身都談病色變,可是很多問題都需要更仔細的分析才比較穩妥喔!
臨床心理師 黃耀庭
2018/04/26
95 96 97

訂閱電子報

必填

請輸入正確的電子信箱

送出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