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齡閱讀

病症知識
了解5個Q&A 晚期肺腺癌也能過很好!
目前第一線健保給付第一代及第二代標靶藥物,其中第二代為不可逆標靶藥物,抑制效果稍強,當過程中真的出現抗藥性問題時,可以再做一次基因檢測,確認是否有T790M突變,若有,便可接力使用第三代口服標靶藥物。
健康醫療網
2019/10/28

病症知識
「發炎」是認知退化的促進因子之一-《終結阿茲海默症》
如果只治標卻不治本,就沒有任何意義。因此,避免接觸會導致發炎的物質就非常重要。導致發炎的原因可能不只一個,腸漏症、單一碳水化合物或反式脂肪含量過高的飲食、萊姆病等的慢性感染、皰疹病毒、黴菌(如麴菌屬或青黴菌屬)都可能導致發炎。
遠流出版社
2019/10/28

病症知識
照著這樣做,就會得到阿茲海默症-《終結阿茲海默症》
我們急急忙忙出門,使得壓力升高,產生了會損害海馬神經元的皮質醇。接著我們跳進車內,使得我們在工作之前完全沒有任何體力運動的機會。
遠流出版社
2019/10/28

病症知識
大學生飽受皮膚炎所苦 癢到一度休學無法念書
異位性皮膚炎是一種慢性皮膚過敏疾病,過去多半認為是先天基因所致,近年臨床研究則認為形成原因複雜,與基因、免疫系統及環境過敏因子有關,目前無法根治。
健康醫療網
2019/10/15

病症知識
「坐飛機可以戴助聽器嗎?」聽損者搭飛機的6大注意事項
「坐飛機可以戴助聽器嗎?」身邊的聽損朋友們第一次出國前必問的一句話。很多人擔心助聽器會不會不能帶上飛機?海關會不會刁難?
BenQ醫療照護網
2019/10/12

病症知識
「重聽」不是正常老化!聽力損失的潛在危機: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失智與憂鬱
糖尿病患者比非糖尿病患者,有較高罹患聽損的風險,因為它能造成內耳血管的損壞。糖尿病患者應更經常檢測聽力,因為他們可能會比其他人更早需要面對聽力損失的問題。未經處理的聽損問題,會導致認知能力受損。
BenQ醫療照護網
2019/10/12

病症知識
「聽見」讓我們生活更加安全:耳朵運作機制和失聰的後果
許多患者,都是因為長時間的聽力損失,所以並沒有立即察覺到自己其實有聽力的問題。人類大腦的適應力非常強大,它可以逐漸調整以適應聽損的狀態。然而越晚進行處置,聽損的程度只會越發嚴重。
BenQ醫療照護網
2019/10/12

病症知識
聽力損失像是未爆彈!全家與親友都會大受影響,不僅溝通困難,還有生命危險
聽力損失可能會引發很多問題,但最為重要的是人身安全。開車、走路或工作都可能令其置身危險之中。取決於他們聽力損失的程度,可能會錯過喇叭聲、警笛或各式各樣的行車狀況。這些聲音或許會被周遭的聲音掩蓋,進而導致嚴重的意外。
BenQ醫療照護網
2019/10/12

病症知識
要大聲說話才聽得到?成人比兒童的聽損更加危險—了解聽力測試與聽力圖
若你發現經常需要別人再說一次,或是在吵鬧的房間裡聽不清楚,亦或需加大電視或手機上的音量才聽得見的話,那麼,你可能有某種程度的聽損問題。
BenQ醫療照護網
2019/10/12

病症知識
長輩重聽沒自信?關於助聽器,七個你必須知道的事實
當聽力出現問題的時候,一個人可能不再能夠偵測到危險,且方向感變差,甚至在吵雜環境中聽不清楚他人說話。且要專注在說話的對象或特定聲音時,需要花費更多的精神和專注力。
BenQ醫療照護網
2019/10/12

病症知識
長輩聽力退化,別以為是小問題!每3位高齡者就有1人跌倒,聽損的跌倒風險又高上3倍
重聽導致認知負擔加大,長輩注意力大多都放在聽聲音方面,導致了平衡和步態功能有所降低,才會容易跌倒。根據統計:「輕度聽力損失患者跌倒的可能性是正常人的3倍,隨著聽損程度的加重,其風險也會提升。」
BenQ醫療照護網
2019/10/12

病症知識
聲音從哪裡來?揭發大腦的奧秘 我們怎麼定義與理解聲音訊息
兩耳內的聽神經,會依聲音的振幅將訊號傳送至到腦幹中兩個神經叢之一的耳蝸核,它會依所收到的聲音訊號進行處理,並按音高、時間長度和音強來整合它。
BenQ醫療照護網
2019/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