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齡閱讀

Articles
熟齡閱讀


病症知識
劉秀枝-失眠竟是失智症前兆?
近期醫學研究發現睡眠障礙不僅是阿茲海默症的精神行為症狀之一,有些患者在發生失智症之前幾年,就開始出現睡眠問題,因而推論睡眠障礙可能是失智症的先驅症狀,甚至是危險因子之一。
愛長照編輯團隊
2016/07/01
病症知識
台灣糖尿病人口持續攀升 銀髮族不可不知的「控糖金三角」
醫師提醒,只要空腹血糖、飯後血糖或糖化血色素,有任一項指標超過正常值,雖還未到成為糖尿病時,但仍屬於「糖尿病前期」的患者。   建議應該定時掌握自己的血糖,平時在家可以運用血糖機,依據醫師建議的測量次數及時間,自行測量血糖,有助於自我警惕,將血糖控制在目標範圍,遠離糖尿病。
養生小金孫
2016/06/30
病症知識
糖尿病如何健康吃水果? 把握三時段 營養又健康
吃水果的最佳時間,應該是兩餐之間,或是有明顯飢餓感、以及運動之後,作為能量和營養素補充。一般也建議,糖尿病患者吃水果的最佳時間應在飯後1小時或睡前1小時,如在餐前或飯後立即吃水果,容易導致餐後血糖過高,增加身體的負擔。
養生小金孫
2016/06/29
病症知識
慢性阻塞性肺病認識與日常照護
慢性阻塞性肺病雖是不能根治,且會逐漸惡化的疾病,但若您有持續咳嗽或是呼吸困難等症狀,建議盡早就醫診斷,並與醫療人員溝通配合治療,並去除或遠離危險因子,不僅能有效控制肺部的慢性阻塞的狀況,也能增進健康的生活品質。
趙光鹽
2016/06/24
病症知識
【照顧失智症】輕度失智症 日常照顧的三大重點
多肯定、鼓勵失智長者。當長者重複同樣的話時,照顧者應避免說:「你已經重複很多次了」,只要傾聽就好,並以其他具吸引力之活動轉移長者的注意力。
愛長照編輯團隊
2016/06/14
病症知識
【可能導致失明】老年性黃斑部病變 癮君子更要注意!
黃斑部位是在眼球正後方的視網膜中心,也是視覺最敏銳的部位。依是否產生脈絡膜新生血管,分為乾性和濕性兩種類型。老年性黃斑部病變與年齡增長、遺傳、日常飲食、吸菸、過度日光照射等等有關。
愛長照編輯團隊
2016/06/03
病症知識
糖尿病飲食聰明吃 「三少一多」最健康
營養師提醒,糖尿病病友除了遵照醫囑,透過藥物服用或胰島素注射等方式,進行血糖自我監測外,也應保持規律的運動,以及掌握「少糖、少油、少鹽和多纖維」的飲食原則,才能夠早日吃出健康!
養生小金孫
2016/05/30
病症知識
打胰島素會破壞腎功能?破除三迷思,重新認識糖尿病患者的重要夥伴
如果能夠遵照醫囑,不論是單純施打胰島素,或是降血糖藥物與施打胰島素合併使用,都能夠達到良好控制血糖的效果,降低其餘併發症發作的風險。 醫師解釋,施打胰島素僅是彌補自體的胰臟素分泌不足之狀況,並不會有成癮現象或是影響其他健康器官的功能。
養生小金孫
2016/05/30
病症知識
喚起長輩的「職人魂」,用尊嚴撕下「失智」的標籤
「失智不等於失去智慧」,漸漸喪失短期記憶的長者們,過去的長期記憶卻還封存在他們的腦海裡,於是在失智症長者的非藥物療法中,「懷舊療法」一直是許多研究專家和照護者推行的療法之一;試著讓長者從過去熟悉的情境中,得到充分的安全感,進而降低遊走、妄想、行為障礙等等,甚至還有可能,延緩腦部功能的退化。
虎虎森風
2016/05/30
病症知識
「猜猜我是誰?」新年拜年 不要考驗失智長輩的記憶
對於失智的長者而言,他會因為想不起來,而感到挫折和慌張;即使是熟悉的親人,他也會因為無法理解,而以為靠近的是陌生人,此時更是感到害怕不安,也可能因此而發起脾氣喔!
小虎文
2016/05/30
病症知識
把中風原因找出來!五大關鍵 預防二度中風
從物理治療的角度,廖治療師認為復健「愈早開始做愈好」!  黃金復健期的掌握程度,和患者進步的空間成正比。前三個月的復健,是攸關患者日後能不能走路的重要關鍵!
愛長照編輯團隊
2016/05/30
病症知識
新生兒奇蹟!從來不願開口的失智阿嬤說話了
「延緩長者退化的速度,『向兒童借力量』有用嗎?非常有用!」茶米老師觀察,小兒子因為有長期接觸長者的經驗,每次看到不同的爺爺奶奶們,總是會露出微笑,愉快地打招呼,對於兒子而言,是很好的生命啟發,他未來也會變老,但不見得會「怕老」。
小虎文
2016/05/30

訂閱電子報

必填

請輸入正確的電子信箱

送出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