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齡閱讀
病症知識
代謝不好,死亡率超過癌症!13種症狀別輕忽
30歲之後,身體的代謝逐漸下滑,每10年降低5%,即使生活、飲食都沒改變,每天能消耗的熱量卻變少了,導致吃相同份量的食物,卻無法充分燃燒利用,長期下來就造就了肥胖的身材,以及各種疾病的產生。
早安健康
2017/07/12
病症知識
父母到底是老了,還是病了?你家長輩有「老年病症候群」嗎?
老年人身上出現難以符合個別疾病診斷的臨床表徵。包括了跌倒、骨質疏鬆、步態不穩、無法移動、失禁、壓瘡、認知功能不良等原因,所引起的相關症狀。
愛長照編輯團隊
2017/07/12
病症知識
銀髮族容易長骨刺?教你認識骨刺
一般而言,長骨刺並不一定會出現症狀,若無不適症狀可無需治療;但若骨刺壓迫到神經,或碰觸到其他骨骼時,可能會出現疼痛或麻痺的感受,這時就建議積極尋求專業醫師的治療,以藥物或復健方式緩解不適症狀。
健談
2017/07/01
病症知識
「臭嘴角」如何預防?帶你認識口角炎
口角炎,就是俗稱的「臭嘴角」,病灶常見於單側或雙側嘴角,嘴角出現紅腫、皮膚粗糙、張口疼痛,甚至因細菌感染而出現白斑、潰爛等狀況。
健談
2017/07/01
病症知識
泌尿道系統常見的惡性腫瘤-膀胱癌的症狀
除血尿外,許多患者也會出現頻尿、急尿、排尿疼痛,甚至可能惡化成尿失禁的問題。
黃建榮醫師提醒,若出現上述任一症狀,建議及早就診,經由醫師診斷查明病因,才能早期發現、早期治療,以免生活品質受到嚴重影響。
膀胱癌相關問題,建議諮詢「泌尿科」
健談
2017/07/01
病症知識
三高族注意-治療高血壓的方法
高血壓素有「沈默的殺手」之稱,由於高血壓是一種漸進式的惡化過程,並不像一般疾病具有明顯的症狀,加上身體會慢慢去習慣高血壓的症狀,因此極容易被患者所忽略,等到突然發生心血管問題時才驚覺血壓異常,卻往往已造成遺憾!
健談
2017/07/01
病症知識
【王竹語專欄】停止對失智症汙名化,民間團體呼籲「失智早篩」該列入免費健檢項目
提升民眾對失智症的警覺已刻不容緩,已有民意代表和團體呼籲將「失智早篩」列入免費健檢項目。
對失智症患者而言,早期診斷能延後入住機構的時間,進而能減少長期照護的費用;以家屬立場來說,早期診斷有助於日後患者的生活品質。
王竹語
2017/06/28
病症知識
糖尿病友容易有低血糖?醫師教你認識低血糖
低血糖的狀況往往發生的非常突然,且症狀可能在短時間內變得嚴重。建議患者應留意自身警訊並隨身攜帶糖果、小點心等,以避免血糖過低。若身體處於低血糖的情況過久恐使大腦活動受到影響,輕則反應遲鈍、嚴重時可能變得昏迷、神智不清、甚至導致大腦受損,值得患者與家屬多加留意。
健談
2017/06/01
病症知識
認識血管性失智症-盛行率第二名、死亡率卻最高的失智症
血管性失智症的退化速度,取決於中風次數與中風發生的位置。一般而言血管性失智症是以記憶喪失、反應遲鈍和走路的步步伐變小等症狀開始。隨著中風次數的累積,患者的病況會如同階梯般,一步一步的惡化。
愛長照編輯團隊
2017/06/01
病症知識
失智症非老人專屬,小心「早發性失智症」
若家中有人罹患早發性失智症,雖然只有少部份具有家族遺傳性,但家人間討論後若覺得有必要,可接受遺傳諮詢、檢測。提醒大家,平時我們就可以預防失智症,多動腦、常舒壓,不讓疾病找上門。
愛長照編輯團隊
2017/06/01
病症知識
人工膝關節術後要如何復健?
高逢駿醫師提醒,患者想要重拾關節的靈活度,除了靠手術置換人工膝關節外,術後循序漸進的復健運動也非常重要!良好的復健有助預防沾黏、維持關節靈活度;若因疼痛而不進行復健,恐導致患處結痂攣縮、疼痛,反而限制了置換膝關節的效果。
健談
2017/05/26
病症知識
天氣變熱,小心老人家有「熱疹」
改善熱疹問題最重要是保持皮膚乾爽,避免高溫、保持室內溫度涼爽!尤其嬰幼兒體溫高、容易出汗,應視天候增減衣物,若大量流汗後可勤勞更換乾淨衣物;若疹子仍未消退或出現膿包時,建議諮詢醫師診斷,搭配用藥治療即可改善。
健談
2017/0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