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齡閱讀
病症知識
疼痛是人體的保護裝置-《為什麼痛?哈佛疼痛專科醫師與你一起面對這場孤獨的戰役》
傷痕常被作為生理或心理創傷的譬喻。可以讓我們從中學習的疼痛,就是適應性疼痛──它幫助我們自我調適,以符應這個世界的要求。
寶瓶文化
2018/03/11
病症知識
類風濕性關節炎天冷就掛病號?避免手腫脹,保暖秘笈提供你
冬天的日常保養最重要的是要先保暖,同時要經常伸展、彎曲手指等各個關節。尤其當氣溫下降或是陰雨,關節很容易因為氣溫的變化,造成局部血液循環不良引起腫痛。所以關節保暖方面,建議除了戴手套外,睡前也要先暖被。平常可以泡熱水、用熱毛巾熱敷。
資深醫藥記者 丁彥伶
2018/03/07
病症知識
圖解4大感冒藥成分,自己的感冒藥自己挑!
有超過八成的感冒是由病毒引起的,由於引起感冒症狀的病毒種類繁多,目前尚未發現能有效且能對抗不特定病毒的藥物,換句話說,感冒是種無法治癒的疾病。
iHealth 政昇處方宅配藥局
2018/03/05
病症知識
癌症術後保養-前期、中期、後期的飲食重點
癌症就像在體內灑下了「種子」,如果不想要它像除過的草又再發芽,一定要注意生活上要追求健康的生活模式,飲食也要一改過去的不良習慣,多攝食有益健康的食物。
資深醫藥記者 丁彥伶
2018/03/01
病症知識
銀髮族冷熱不敏感…感覺神經退化
當老年人穿著明顯不合時宜,為人子女者應多注意,主動提醒長輩多穿或少穿衣服。天冷時,年長者寧可多穿也不要少穿,以免受寒造成身體不適。
元氣網
2018/02/28
病症知識
溫馨!抱起擬真娃娃 失智阿嬤不哭了
職能治療師趙崑陸首次上課就發現,長輩願用患部手臂來擁抱娃娃,努力哼唱出勉強的兒歌,嘴角帶笑、眼神專注,全心全意投入照顧者的角色。
透過娃娃治療,引導操作餵奶瓶、包尿布,可讓長輩多活動肢體,也能安撫長輩情緒、轉移問題行為,讓照護者、家屬都更輕鬆。
元氣網
2018/02/28
病症知識
失智症惡化如雪崩 醫師嘆:家人常忽視深度對談
很多人日常與長輩相處常流於表淺式的寒喧,很少深度交談,直到家人外出迷路或出現內衣外出、放火燒屋等怪異行徑時才發現嚴重,但這些情形發生時,已到中度失智程度。
元氣網
2018/02/28
病症知識
骨折不願臥床終老 105歲嬤換髖關節能行走了
長者骨質疏鬆,輕微跌倒就易骨折,患部會劇痛無法動彈、不良於行、無法負重;若不開刀,骨折後要行走「幾乎不可能」,長期臥床易引起褥瘡、泌尿系統感染。不過長者常有高血壓、糖尿病或腎臟病等慢性病,手術需經團隊專業評估。
元氣網
2018/02/28
病症知識
不想得肝癌 先拒絕脂肪肝
隨著生活水準提高,飲食日漸西化的影響,國人脂肪肝的比例有增加的趨勢,目前約3~4人中即有一人有脂肪肝,比例之高,足見其重要性。脂肪肝一般分為兩大類──「酒精性脂肪肝」與「非酒精性脂肪肝」,前述是過量飲酒引起之脂肪肝,後者則總稱為非酒精性之脂肪肝。
好醫師新聞網
2018/02/27
病症知識
腦中風中西合醫 有效治療減少後遺症
除了復健外,中醫可透過針灸的補瀉手法,並輔以藥物、艾灸以調整全身氣血平衡,讓後遺症能早日減少或緩解。針刺信息可讓身體有「痠、麻、脹、痛」的得氣感覺,藉以帶給中樞神經系統刺激以幫助恢復或重建正常的反射弧。
好醫師新聞網
2018/02/27
病症知識
女性更年期後心臟病比例大增
根據流行病學的統計資料顯示,在更年期之前,心臟血管疾病主要好發於男性,而更年期一過,女性心血管疾病的發生率會大幅提升。更須注意的是,女性心血管疾病的症狀往往不易察覺,可能只會在胸口周圍出現非典型症狀,一旦發生了心肌梗塞,預後比男性還差。
好醫師新聞網
2018/02/26
病症知識
什麼是「吞嚥障礙」?15張圖秒懂吞嚥大小事
聯順居家服務所與新北市語言治療師公會,推出的「到宅服務」。就是要提供真正看得見、用得上,而且有品質保障的資源與服務,協助失能者積極復健,恢復往日生活。
卡羅
2018/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