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齡閱讀

Articles
熟齡閱讀


長期照護
聞到惡臭,才發現足部潰爛!治療糖尿病足潰瘍不能等,整形專科醫師圖文懶人包
長期血糖控制不良容易產生神經病變,感覺神經異常讓患者的感覺遲鈍,容易受傷、燙傷而不自覺。患者也會因為沒有感覺到傷口疼痛,誤認為是小傷口而延誤就醫。由於糖尿病患的免疫力較差、組織容易缺氧、血糖過高,會增加遭到感染的風險。若沒有及時控制感染,可能進展為蜂窩性組織炎、壞死性筋膜炎。
照護線上
2024/02/22
長期照護
【光洋】前後自由復健褲,100%真實體驗,88%照顧者好評不分正反設計,自立穿脫減輕照顧負擔
不分前後面的獨特設計,除了讓照顧者更方便替換,也能培養長輩自行穿脫尿布習慣,不用擔心穿錯面,更能維持自立,延續健康力。
愛長照企劃編輯
2024/02/19
長期照護
陪伴失智長輩過好年 6招安心出門
過年期間民眾經常舉家出遊,若家中有失智長輩,更要提前做好長輩出遊的舒適度及安全性的準備。國民健康署提醒民眾,可以透過6招陪伴失智長輩的貼心技巧,達到快樂的出門,平安的回家,讓旅程充滿愉快回憶。
愛長照編輯團隊
2024/02/07
長期照護
家有失智長輩,過年期間要注意這三點!千萬不要「猜猜我是誰」
春節是許多家庭難得可以團聚的時間,如果家中有失智長輩,務必學習正確的照顧方式,透過預防走失、保持正常作息,以及避免過度刺激,幫助他們適應節日氛圍,一起度過平安愉快的年節時分吧!
愛長照編輯團隊
2024/02/02
長期照護
長照有這四階段!看懂局勢做準備,面對變化不驚慌
長期照顧的旅程很漫長,若能看清楚照顧的全貌、了解自己所在的位置,可以減少迷惘的感受。且不僅是在學習如何照顧別人,同時也在學習如何照顧自己。無論是尋求親友幫助或利用長照服務,都不是逃避責任,而是幫助自己長久的走下去。
愛長照編輯團隊
2024/01/31
長期照護
其實不想照顧,但他們是我父母⋯⋯照顧過程總是心好累?三個能讓心情輕鬆的步驟
在成長過程中父母很少給我愛護,為何我要照顧他們?有些照顧者心裡會產生「我其實不想這樣做」v.s.「但他們是我父母」的矛盾,越照顧越心累,此時不妨嘗試「為情緒命名」的作法,幫助釐清內心的感受,減輕心理壓力帶來的煎熬感。
愛長照編輯團隊
2024/01/31
長期照護
冷靜的心態是關鍵!照顧者和失智者對話的3個要點
失智者可能會出現妄想、幻覺、錯認等精神行為症狀,讓照顧者覺得難以招架,此時若強硬的說服他們,可能會得到反效果。許多專家都建議,面對失智者時「順著毛摸」,保持冷靜的心態、用適當的方式應對,並多多照顧自己的內心,才能持續照顧下去。
愛長照編輯團隊
2024/01/29
長期照護
糖尿病足、褥瘡傷口好不了?突破「生物膜」防空洞,對症下藥慢性傷口好的快!
慢性傷口發生病因包括:糖尿病足、壓傷(又稱壓瘡、褥瘡)等,嚴重可能發展成需要截肢或面臨敗血症風險。而傷口復原的無形敵人「生物膜」常見於慢性不癒合傷口,就像細菌的防空洞,,造成傷口難以正常復原,形成死循環。
愛長照企劃編輯
2024/01/25
長期照護
人口老化、家庭變遷⋯⋯進入超高齡社會的臺灣,如何想像未來?
目前臺灣的長照仍然相當依賴夫妻、親子間的家庭關係,然而少子化似乎是往後數十年不可扭轉的趨勢,未婚、單身和離婚的人口增加,「養兒防老」觀念正在受到挑戰,未來由誰來照顧老年人?
銀髮產業聚落✕愛長照編輯團隊
2024/01/17
長期照護
2-3成癌友命喪「惡病質」 醫囑246口訣!傳授戰勝腫瘤關鍵
癌友一旦出現惡病質,會導致沒食慾、吸收不良、營養補不進來、體重下降等,不僅會增加復發機率,且據國際資料統計,20-30%的癌症患者死因並非癌症本身,而是由癌症所導致的「惡病質」。
健康醫療網
2024/01/08
長期照護
腎友該如何選擇「透析」方式? 台大醫院這表單分析利弊得失助病人評估了解病況
台大醫院腎臟科建立一套決策共享(SDM)機制,幫助病人評估、選擇透析方式。(記者林琮恩/攝影)
元氣網
2023/12/29
長期照護
台大醫院研發「創新輪椅—防跌抗摔有一套」等3項專利,解決高齡病人住院問題
台大醫院研發的「創新輪椅—防跌抗摔有一套」有自動煞車機構。(記者林琮恩/攝影)
元氣網
2023/12/28
5 6 7

訂閱電子報

必填

請輸入正確的電子信箱

送出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