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齡閱讀

Articles
熟齡閱讀


長期照護
急診女醫師其實. /插鼻胃管就是急救嗎?誤會可大了!
所以其實鼻胃管,並不是有些人誤會的急救用的氣管插管(通常是從口中放到氣管後,另一端接呼吸器,當病患無法正常呼吸時使用)。它是可以灌食讓病患得到營養,或引流讓腸胃可以休息的好物呢!
急診女醫師其實
2017/02/21
長期照護
據說居家復健人力充足......其實,治療師是加班到你家,你知道嗎?
大部分由兼職治療師所構成的人力,在偏鄉也是挑戰!兼職治療師白天上班,晚上能有多少時間執行居家復健呢? 偏鄉的車程,來回經常就要兩個小時,兼職治療師有心想做也容易力不從心。
物理治療師 邱顯傑
2017/02/18
長期照護
需要長照資源嗎?11間榮民之家開放一般民眾自費申請入住!
從今年(民國106年)2月起,開放11間尚有床位的榮民之家,讓有機構入住需要的一般民眾也能自費申請,獲得照護。
劉德容
2017/02/18
長期照護
長照2.0到底有多缺人?照護員不足,醫護人員也不足--治療師告訴你,不願進場的三大理由
只有長照工作單位的勞動條件比醫院好,才有人願意去長照領域服務,要不然,訓練出再多的人都一樣,無論是照護人員或是醫護人員都不願意「下場」,隨著高齡化的速度,「長照人力缺乏」將是會經常被談論,卻不容易解決的嚴重課題。
物理治療師 邱顯傑
2017/02/17
長期照護
【朱國鳳專欄】阿公阿嬤由子女輪流養,真的有比較好嗎?
經過好幾場的「家庭革命」,婆婆與小叔們還是反對,後來是劉大姊對著全部的家人說「難道不該讓老二家與老三家都有孝順媽媽的機會嗎?」這頂「大帽子」一扣下,大家都噤聲了,婆婆到各家輪流住,才算拍板定案。
前資深媒體人 朱國鳳
2017/02/10
長期照護
老了總是忘東忘西嗎?就讓軟銀智慧機器人Romeo幫你找
由於Romeo全身沒有齒輪,而是利用 37 個旋轉關節活動,使得它非常靈活。此外,它是利用電能產生機械能,減少能源的浪費;科技要進步,其實是在各方面都要帶著一顆愛護的心。
愛長照編輯團隊
2017/02/09
長期照護
你給的,真的是他們想要的嗎?長照,名為臥床的「折磨」?-《不在病床上說再見》
我人微言輕,發揮不出什麼影響力,但再怎麼樣,就算只能幫助我自己的患者,我也都用盡心思不讓他們受到這種悲慘又難熬的折磨。臨終期的醫療,需要來自法律、專業判斷的制定,也需要患者本人在有意識情況下做的決定,但是我們身為醫師、身為患者的家屬,都應該找出一條路,能夠讓患者的人生結束得更像一個人,我認為這是我們刻不容緩的難題。
愛長照編輯團隊
2017/02/09
長期照護
為什麼在歐美 沒有長年臥病在床的老人?《不在病床上說再見》
歐美人的普遍認知裡,高齡者到了臨終期會自然而然失去食慾,這是天經地義的事情,使用經腸道營養或點滴等人工補充營養的方式為高齡者延命,也就是干涉他人的自然發展,反而被視為一種侵害人權與倫理的行為,更會被認為是在虐待老人。
愛長照編輯團隊
2017/02/09
長期照護
養老院患者哭求:求求你,放了我!連醫界人士都不想面臨的「臨終醫療」-《不在病床上說再見》
「在瑞典,不會有非要束縛患者的身體也要進行的治療行為。」在我的醫療人生中,到那時為止,原本也都認為:因為患者不時會拔掉點滴的針管,為了進行醫療,綁住他們的身體也是不得不做的選擇。但現今我已改觀:「即使能夠治療一部分的病情,醫療也不可綁縛患者的身體,奪走他們的意志。」這是我現在的主張。
愛長照編輯團隊
2017/02/09
長期照護
陳炳仁醫師:讓台灣成為真正病有所安、老有所終的美麗島
小英政府的長照二.○計畫若只許成功不許失敗,更應強化高齡者的生命教育、活力老化,鼓勵其預立醫療決定,並著墨於醫療與照護的整合與接軌,以社區化、連續性的健康促進與醫療照護,打造台灣成為真正病有所安、老有所終的美麗島。
愛長照編輯團隊
2017/02/09
長期照護
看著父母的人格日漸毀壞...失智症照護,對親子關係來說尤其辛苦-《好想殺死父母......》
照護失智症患者時,一天二十四小時都必須緊盯,寸步不離,也會對身體造成極大的負擔。由於患者有「日落症候群」註,到了晚上精神就會很好,大吵大鬧,或是跑出去漫無目的地遊蕩,所以照護失智症患者時,晚上會特別辛苦。
愛長照編輯團隊
2017/02/08
長期照護
有苦說不出,總想自己解決-「兒子照顧者」容易導致虐待-《好想殺死父母......》
一般來說,跟女性比起來,男性較欠缺體貼,也不善於忍耐,所以不容易意識到父母健康狀況的變化,也常會嚴厲地對待父母,指責他們。 「這麼簡單的事情自己做不到嗎?」  因為男性有這樣的弱點,在照護的情況下也會發生各式各樣的問題。其中一個例子就是虐待父母。
愛長照編輯團隊
2017/02/08
55 56 57

訂閱電子報

必填

請輸入正確的電子信箱

送出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