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齡閱讀
長期照護
65歲以上,需要被長期照顧有6大原因:失智、腦中風、還有...
國內自1990年起推出商業長期看護險,因投保人數比例極低、早期商品給付條件嚴格,所統計的理賠經驗,竟高達61%為腦中風,更無法真正了解國人實際需長期照顧的各種原因為何。
Goodins 好險在這裡
2017/05/18
長期照護
出院準備03/必收藏!「住院自救備忘錄」,一步步照著做,就不怕慌亂
開始之前,不妨先準備一本「住院備忘錄」,記錄每次醫護人員交代的事。尤其若有兩位以上照顧者輪流值班,也可避免交班時遺漏重要資訊。
康健雜誌
2017/05/17
長期照護
出院準備07/改善出院準備,衛福部必須要破解的三大難關
出院準備服務雖已在2009年納入醫院常規評鑑項目中,但並未明確定義「哪些病患」一定要提供協助,也未明確規範出院準備服務「該做到哪些確切的項目」。因此,若要進行相關的評比、調查,也很難看出各醫院的服務是否到位。
康健雜誌
2017/05/17
長期照護
出院準備06/申請「長照」,時間真的很長!鬆綁刻不容緩
林奇宏表示,這項計劃也有「預防失能」的意義,去年10月試辦至今,有些病患功能恢復良好,3個月後就不需要再用到長照。不僅生活有品質,也省下日後會用到的服務資源。
康健雜誌
2017/05/17
長期照護
出院準備05/逆轉家屬照顧困境 醫院動起來
有些較早投入社區照顧的醫院與醫護人員,因對醫院外的資源較熟悉,在人力有限的情況下,依然盡力為病患解決各種出院後可能面對的難題。
康健雜誌
2017/05/17
長期照護
出院準備04/護理師的告白:離開醫院,我才知道病人為什麼總是反覆入院
「我們專業人員常會覺得很多事情很簡單,家屬為何學不會,但在照顧現場會看到很多老老照顧的狀況,還有些弱勢的家庭,他們很難知道自己缺什麼,也不見得會爭取權益。我覺得長照2.0中有個重要的精神,服務端要跨團隊合作,不是讓民眾自己面對許多不同專業的人。」郭芳雅說。
康健雜誌
2017/05/17
長期照護
長照小助手-4 in 1 巴力普升降機
來自歐洲的巴力普身障者升降機,讓你起身離床很容易。 不銹鋼製造的浴室/廁所座椅。具有室內輪椅的功能。提供了上下車的便利,適用各類型的車輛。
愛長照企劃編輯
2017/05/17
長期照護
許禮安醫師:趁年輕時,就該先知道「如何選擇安養中心」
就算你現在還年輕,只要家有父母兄姊等長輩,除了警惕自己以外,當然要對父母長輩的健康狀況預做心理準備,知道「如何選擇安養中心」對家人和自己都很有用。
許禮安 醫師
2017/05/17
長期照護
出院準備02/服務推動20年,做最好的竟是人力仲介公司
「很諷刺,出院準備做得最好的,可能是人力仲介公司,」家總祕書長陳景寧表示,住院期間到返家後的半年內,是家屬最慌亂、最容易因衝動離職的階段,也是長照服務最值得施力的階段。
康健雜誌
2017/05/16
長期照護
出院準備01/復健、買輔具、離職照顧...「惡夢這時才開始!」
父親一住院,身邊的親友就再三叮嚀她:中風後3個月內是黃金期,這段時間要是沒好好做復健,父親很可能從此無法再順利行走。
等到快出院的前幾天,又得張羅父親出院所需的輪椅。聽說政府有提供輔具購買補助,但打電話去問才知道補助辦法規定,民眾需先等社會局派專人到家鑑定、核發證明後,憑證購買輔具,才符合申請補助的資格。
康健雜誌
2017/05/16
長期照護
打算買長照險?投保前,請你先做五件事
本書一再強調規劃長照保險要先從需求出發,找到合於需求的商品,規劃人員本身就應具有理解各種商品特性、限制、優劣的能力,單一商品銷售導向是以「想賣給你這類商品」為念頭,不是「經過討論後這個才是符合你要的」做原則。
Goodins 好險在這裡
2017/05/12
長期照護
當意外發生...怕失業更怕失能?殘扶險是最好的保險嗎?
勞保被保險人月投保薪資明顯偏低,不管是失能一次金還是失能年金,都跟投保薪資息息相關,失能年金尤其需要較長年資才具有實際的收入與生活費津貼效果。
Goodins 好險在這裡
2017/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