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齡閱讀

Articles
熟齡閱讀


長期照護
你輔具用錯了嗎?民眾常見疑問:氣墊床沒功效、輪椅無法拆
我看過家屬吃力地抱著患者移動,但其實只要將扶手、腳靠打開後,就能方便轉移位,家屬不用那麼費力,患者也會覺得比較舒服。 有使用上的問題,還是請大家要找輔具評估人員進一步詢問,不要讓輔具失去他的多功能,也折損了原本想讓生活變得便利的美意。
物理治療師 邱顯傑
2017/08/12
長期照護
試圖用自己的「真心」改變對方,正是這種「企圖」引起老人家的反感─《愛爺爺奶奶的方法》
眼見這樣的過程,我心想,「真心」什麼的根本行不通。不,或許應該這麼說,以真正的真心感動對方,不只是嘴上說得漂亮就好的事。 試圖用自己的「真心」改變對方,正是這種「企圖」引起老人家的反感。這種做法只是在指責對方「現在的你不是人類本來該有的樣子,快點活得像個人吧」。
愛長照編輯團隊
2017/08/09
長期照護
上了年紀的人,個性會變得圓滑嗎?還是變得更加鮮明呢?-《愛爺爺奶奶的方法》
老實的人愈發老實,頑固的人愈發頑固,色狼只會變成色老頭。 過去我內心擅自懷抱的老人形象完全破滅,卻不知為何鬆了一口氣。既然人到最後會活得這麼有個性,那何不從年輕的時候就好好珍惜自己獨特的個性呢?
愛長照編輯團隊
2017/08/09
長期照護
照護工作不是高效率,而是要順應「老人模式」的節奏─《愛爺爺奶奶的方法》
在一般的工作上,追求效率是最重要的課題。然而,當你的工作對象是老年人時,效率至上主義並不適用。別說適用了,愈提高效率只會讓效率變得愈差。 活自己想活的樣子,如此而已。安養院中的老人們彷彿這麼對我說。
愛長照編輯團隊
2017/08/09
長期照護
照護現場的不可思議法則,原來只要一句話就能讓居服員滿足-《愛爺爺奶奶的方法》
體重愈輕、個性愈好的人,身為一個被照護者的條件愈佳;反過來說,體重太重或個性不好的人,對照護者來說愈覺得麻煩。 無論是多頑固的老頭,性格多扭曲的老太太,只要願意說句「謝謝」,我們做看護的就會很高興,下次還是很願意來幫忙。
愛長照編輯團隊
2017/08/09
長期照護
老人長照的可怕之處:弱勢的老人,無法抱怨─《愛爺爺奶奶的方法》
我對老人長照這份「職業」的第一印象,其實可以說是「很好混」。不用拿出業績又不用擔心客訴,還有比這更好混的世界嗎?
愛長照編輯團隊
2017/08/09
長期照護
「做人最好懂得感恩一點」中風爺爺很不喜歡聽到這樣的話─《愛爺爺奶奶的方法》
說起來,用「小仁」稱呼住在安養中心的老人家,甚至嘲諷因為身體障礙而不能走動的老人,都不是一個社福機構職員該有的行為。 然而,愈是按照研習時所學的,恭恭敬敬稱他「森田先生」,或是完全不觸及身體障礙的話題,他反而愈不願意對這樣的職員敞開心房。
愛長照編輯團隊
2017/08/09
長期照護
「臭味只要三天就能習慣」不適合做照護工作的人,是想為不幸老人犧牲自己的人─《愛爺爺奶奶的方法》
無法持續做這份工作的,其實是另一種類型的人。「想為不幸的老人奉獻自己的人生」,抱持這種想法而投入老人長照工作的人,通常無法持久。他或她們不會因為老人的大便又臭又髒而辭去這份工作,相反地,他或她們甚至會告訴自己,不可以有覺得髒或臭的念頭。
愛長照編輯團隊
2017/08/09
長期照護
「絕不放棄」是中風痊癒的關鍵 「沒人陪病」卻是臺灣人未來的困境
神經再生需要一些時間,所以病患不要失望,更要積極進行吞嚥、說話等行為復健,讓臉部的神經有機會再生及回復,但是一定會有「等待期」,所以要對自己有信心,耐心地復健、度過等待期。 臨床上很多本來中風很嚴重的個案,患者是靠著意志力並且努力復健,後來恢復得很好的案例。
資深醫藥記者 丁彥伶
2017/08/08
長期照護
身心障礙手冊+輔具申請,中風住院時,家人就該準備的五大重點
「出院準備」能協助中風患者的家屬,在病患住院時期取得申請身心障礙手冊的相關資訊。 中風病人出院的一到三個月內是最需要協助的,急性後期照顧與黃金自立給付包能協助患者,申請身心障礙手冊、協助申請輔具、預防再中風、繼續住院獲得復健等。腦中風學會與腦中風病友會,亦定期開課,訓練居服員研習照顧技巧,讓中風病患得到最好的照顧。
資深醫藥記者 丁彥伶
2017/08/08
長期照護
先生壯年失智,妻一人扛全家四口!偏鄉失智症家庭的難題,未來政府的燙手山芋
失智症不是老年人的專利!青壯年罹患失智症對家庭影響更巨大。特別在醫療資源相對不足的偏鄉地區,主要照顧者,除了面臨經濟與照顧的雙重壓力,失智症個管師,陳令軒表示,少子化衝擊,加上支持系統的缺乏。無疑讓整體狀況雪上加霜。
資深醫藥記者 丁彥伶
2017/08/07
長期照護
【鍾文音專欄】長在腹腔的嘴巴 ── 從鼻胃管到胃造口之路
大千世界如此多樣,為何一定要從嘴巴進食?我跟母親說沒關係,從腹部吃東西,只要妳舒服,只要妳有尊嚴。   病人的存在不是一個失能失語的名詞,他們的存在是無言的力量,是每一家的記憶連結,是彼此相愛的歷程。
鍾文音
2017/08/04
45 46 47

訂閱電子報

必填

請輸入正確的電子信箱

送出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