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齡閱讀
長期照護
所謂「死亡自主權」,是讓重度障礙者和照護的家人,都遭到社會的拋棄-《死亡自決權》
一旦立法承認安樂死,醫生便會習慣注射致死藥物,國民也會習慣安樂死這個選項。習慣之後,例外便會成為慣例,等到戰後嬰兒潮(babyboom)高齡化,壓迫國家財政時,慣例就會成為規定……
愛長照編輯團隊
2017/09/16
長期照護
照顧家人不用離職!家總推出「長照123」,教你善用長照2.0
許多人反應長照服務項目很多、難懂、各縣市提供的服務內容差異甚大,上網也不知道該怎麼查。政府長照推得很辛苦,但民眾卻無感,多數遲疑、觀望。
為此,中華民國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以下稱為家總)推出「長照123」,呼籲家庭可透過資源盤點、資產盤點、家庭會議等,以「照顧不離職」為目標,善用長照資源作好安排。
愛長照編輯團隊
2017/09/14
長期照護
在宅醫療是讓每個人「活出自己」的醫療─日本在宅醫療的發展過程-《在宅醫療 從cure到care》
在日本不管是不是罹癌病人、是不是末期重症,只要有失能、失智或就醫不便的老人,甚至小孩,都可以接受「在宅醫療」。在宅醫療的各種服務,涵蓋醫療與長照體系、服務的給付和推廣方法,並有財源來自醫療保險、長照保險以及地方政府或民間財團的資助。
愛長照編輯團隊
2017/09/13
長期照護
最終,想在家裡離開...回歸「以支援照顧為中心」的制度設計-《在宅醫療 從cure到care》
照顧和死亡,是台灣進入高齡化社會不能迴避的問題,若以未來每年死亡人數增加三千人的速度估算,現階段的居家安寧資源,還能夠支持多久呢?
愛長照編輯團隊
2017/09/13
長期照護
尋求各種資源:商業保險,未雨綢繆或是杞人憂天?-《一位長照服務員的30則感動記事》
商業保險是一種自我救濟,也是尋求任何支援前的第一選項。前提是你可能得稍微節衣縮食、減少一點點食衣住行的物慾,強迫儲蓄的結果理所當然讓我們的未來能比別人多出一些選項。
愛長照編輯團隊
2017/09/13
長期照護
盤點,你該知道的護理站-《一位長照服務員的30則感動記事》
被服儲藏室、污物間、配膳室、交誼廳、護理站,這些是
陪病家屬在醫院最常接觸到的幾個地方,它們各有什麼功能呢?
愛長照編輯團隊
2017/09/12
長期照護
安養機構,龐大且複雜的怪獸(下)-《一位長照服務員的30則感動記事》
有時候我也會建議我照護的家屬,在慎選機構的同時只要稍加留意一件事就不難取捨,那就是會壓榨照服員的經營者就不可能會在意關心裡面住民的感受,如果對這樣的經營者還有一絲期待那可真是天方夜譚、緣木求魚了。
愛長照編輯團隊
2017/09/12
長期照護
安養機構,龐大且複雜的怪獸(上)-《一位長照服務員的30則感動記事》
我絕不鼓勵輕易將長者送進機構,但也不鼓勵家屬要逞強自己照護。而應通盤考量家庭經濟、人力、環境後採取最可行的方案,這樣方能避免更多讓人不勝唏噓的悲劇發生。
愛長照編輯團隊
2017/09/12
長期照護
【林黛羚專欄】老屋改建: 家中的行走動線,要怎麼規劃才安全?(下)保有老人家的自尊心,也能保命防跌
老人家年輕過,從通行無阻到舉步維艱,內心多少會有一些衝擊。
因此在顧及安全的同時,也要讓老人家對自己保有一份期許(或者說自尊心),在設計空間時,不用時時都以「照護」的角度來規劃,而是要提供更多「輔助」、「扶持」的設計!
林黛羚
2017/09/07
長期照護
【林黛羚專欄】老屋改建:家中的行走動線,要怎麼規劃才安全?(上)不要忽視「斷捨離」
在翻修設計房子的時候,盡管走道、動線已經留得夠寬、已經達到無障礙走道的標準,但仍無法保證100%的安全,因為使用習慣才是扮演最關鍵的角色。
若屋主家有堆積雜物的習慣,最容易堆放物品的地方,通常是門口、走道、行進動線了,因為很順手就會隨手一擺。
林黛羚
2017/09/07
長期照護
失智症家屬看這裡!「憶起玩學堂」失智症智慧照顧科技展示中心
為了幫助家屬減輕精神壓力與經費負擔,新北市透過整合聯結相關資源設備與建立產官學研合作,成立第一個針對失智症患者與其家屬設立專屬資源中心-「憶起玩學堂」。
愛長照編輯團隊
2017/08/31
長期照護
當人行道沒有位子留給電動輪椅-電動輪椅的兩難:安全性與無障礙
不是電動輪椅不安全,不安全的是操作的人和環境。只要是很陡的坡、太斜的地方,硬要上就會有問題;環境不友善的長期問題,總是逼得電動輪椅和汽機車爭道,當然會有危險。
物理治療師 邱顯傑
2017/0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