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齡閱讀

長期照護
中風像是進入停電的人生?請來單手廚房,職能治療師為你點燈-人生翻盤再轉回來
為什麼要設立單手廚房?原因只有一個-讓中風的病友相信自己,即使身體功能不若以往(單手),仍能泰然自若,逆轉人生。
小虎文
2018/08/01

長期照護
不再需要「護理之家」?用創新方法打造銀髮生活空間-仁馨樂活園區
許多年邁的父母,最害怕的,就是被子女送往護理之家居住。傳統印象上,這裡是一不被受到喜歡的地方。但,例外的是,仁馨樂活園區開幕營運至今,不過才短短十個月的時間,就已經被同行領域視為「長照新標竿」。
H. Spectrum
2018/07/31

長期照護
【林黛羚專欄】中風之後,回家療養的居家安排重點 (一)
每個人中風的狀況不同,在回家之前,請務必找職能治療師或物理治療師到府訪視評估,如果家中的環境真的很難以改變,建議還是選擇繼續住院或是護理之家復健。不但物理環境優,復健頻率也較穩定。
林黛羚
2018/07/23

長期照護
免轉院直接住滿三個月「中風急性後期整合照護計畫」如何幫你把握黃金復健期?
相較於傳統健保住院,大多住到28天時就必須面臨轉院的問題,PAC最多可以接受長達12週的住院復健治療,視患者體能一天最多可以接受3~5次的復健治療。
職能治療師 吱吱復健
2018/07/23

長期照護
【朱國鳳專欄】鼻胃管「並不該死」,成功的整合照護,3個月「拔管」成功
目前政府的長照體系中,其實也有包括居家照顧、復能照護、居家護理訪視、營養照護、進食與吞嚥照護等資源。但是如果沒有一個「照護管理師」、或是「照管經理」(care manager),去扮演統籌窗口,這些專業資源猶如存在「平行時空」,無法自動連結。
前資深媒體人 朱國鳳
2018/07/16

長期照護
讓照顧者措手不及的失智行為:買東西塞爆冰箱、看紅燈就要闖
面對這些失智患者,暖心咖啡站提供照護小技巧,希望減輕照顧者負擔。
元氣網
2018/07/12

長期照護
臺灣的「老老照顧」失智症不斷增加 照顧資源供不應求
台灣失智症協會理事長賴德仁分析,這和小家庭結構有關,愈來愈多老人僅和配偶同住,當失智者的照顧配偶也老了、腦部出現退化,就變成失智老人照顧失智老人。
元氣網
2018/07/12

長期照護
高齡社會來臨 南投縣成立失智共同照護中心
罹患失智症的老人家也常有身體方面的疾病,因此,一位失智長者所需的醫療與照顧,通常需要跨院、跨科、跨區域與跨團隊一起來提供服務。在這個漫長又複雜的醫療與照顧過程裡,失智症患者的家屬,需要外界支持與照顧技巧訓練。
健康醫療網
2018/07/09

長期照護
【長照法律故事】一定要拿錢奉養父母才是孝順嗎?法律規定「子女有扶養父母的義務」
或許有時子女因為個人經濟、家庭、身體等情況考量,未能每個人都盡同樣的「孝道」。但我想,「孝道」並不等同於「拿錢出來養」才叫做「孝」,在可能的情況下,安排時間「陪伴」、「人在心也在」地陪伴著爸媽聊天說話,那也是「孝」!
吳挺絹 律師
2018/07/02

長期照護
龍應台移居屏東陪伴失智母 新書提醒子女愛要及時
龍應台說,書中雖然是收錄她寫給失智母親美君的19封信,卻也是想提醒學弟妹,每個人要更有意識地在生命中如何學習對待生、老、病、死這堂生命課程。
元氣網
2018/06/27

長期照護
失智照顧不容易 用這招讓長輩重獲自信
加藤忠相說,要創造讓長輩信賴的社區型照護模式,除了結合小規模多機能及自立支援,最重要的是了解長輩的故事,根據當事人的所作所為,用心掌握對方做得到、做不到、了解或不了解的事,再找出解決之道。
元氣網
2018/06/27

長期照護
失智症家屬支持團體:找到方法順著他 不要想改變他
失智症中心主任曹汶龍說,失智症患者雖然有時記憶變差,但仍要維護自己的尊嚴,若是我們說話不小心,常會傷到他的尊嚴,像是說要陪他去拿藥,就是否定他的能力,建議平時相處多順著他,不要去否定他。
元氣網
2018/0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