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齡閱讀

長期照護
「不管別人怎麼看,我永遠看得起我自己」碩士居服員蔡宗棋,做專業,不做功德
宗棋說到,許多人說照顧工作會被看不起,他回應:「我們都希望在自己最軟弱無助的時候,能有人能在身旁照顧並給予協助,而看不起照顧工作的那群人,無形之中也貶低他人的專業和社會價值。」
小虎文
2019/01/07

長期照護
最多人使用的長照平台-愛長照 即將推出找人服務
我們創建照顧人力平台,初心其實很單純,一方面聽到許多人在找幫忙照顧長輩的人;一方面又收到很多訊息,有照顧服務證照、經驗的照服員找不到家屬。
愛長照編輯團隊
2019/01/05

長期照護
改善中風後痙攣的有效方法
治療師會建議的治療包括被動運動(由治療師幫忙放鬆痙攣的肌肉,預防關節攣縮)、主動運動(患者自己做治療師教導的運動)、注射肉毒桿菌及其他醫師建議用藥、電療+運動(利用電療協助放鬆痙攣的肌肉同時配合患者的主動動作訓練)。
愛長照編輯團隊
2018/12/30

長期照護
照護上,不是做什麼對患者最好,而是,現在可以做什麼-《照護的邏輯》
好的健康照護專業人員不會認為佐馬先生回家後就改變念頭,而是後來發現測量工作實在是太難了,而無法執行。在諮詢室裡面聽起來很好的意見,結果在日常生活中很難執行,這種事情是會發生的。
愛長照編輯團隊
2018/12/28

長期照護
科技就能解決照護問題嗎?科技經常出乎意料-《照護的邏輯》
讓有糖尿病的人不受別人干擾,從來不是無糖飲食的目標之一,它有這種效果,純粹是飲食改變之後才發現的。科技總有不可預期的效果:它們會產生沒人預期得到的痛苦與愉悅。
愛長照編輯團隊
2018/12/28

長期照護
照顧專業拒絕放棄每一個人,脆弱就是人生的一部分-《照護的邏輯》
照護的藝術在於了解各個不同行動者(醫事人員、藥品、機器、病人和相關人士)如何以促進、或穩定病人狀態為目的,共同達成最優質的合作。什麼事該做,又如何分工?
愛長照編輯團隊
2018/12/28

長期照護
即使盡了最大的努力,結果仍可能不如預期,這就是照護-《照護的邏輯》
努力找到把血糖穩定下來的方法,是好的照護。這並非表示,好的照護就會帶來穩定的血糖值:試著努力並不能保證就能成功。
愛長照編輯團隊
2018/12/28

長期照護
【朱國鳳專欄】失智老媽從暴躁轉回慈祥,原來是有「魔法師們」的照顧與陪伴
失智症就像是「一場漫長的告別」。如果家屬懂得尋求專業居家照顧團隊的協助,在漫長的告別過程中,或許仍然能留下很多溫馨而珍貴的回憶吧!
前資深媒體人 朱國鳳
2018/12/26

長期照護
KTV、才藝教室、溫泉池......養老院變遊樂園,日本蒲公英介護所用「代幣制」讓老人重拾生活熱情
蒲公英介護所開始發行院內通用的「種子(Seed)貨幣」只要完成復健、日常活動或是配合檢查就可以獲得幾百元~幾千元不等的代幣。長輩們可以用自己賺到的代幣買喜歡的零食、糖果、飲料。
卡羅
2018/12/25

長期照護
健保制度下的就醫關鍵5分鐘:患者如何自保-《蒼藍鴿醫師告訴你》
面對這樣的醫療生態,民眾該怎麼辦?我的建議是:找到自己信任的家庭醫師,固定回診,減少「逛診所」、「逛醫院」的頻率。
原水文化
2018/12/23

長期照護
醫院間資料有互通嗎?如果要換醫院時,我該怎麼做-《蒼藍鴿醫師告訴你》
A醫院針對患者詳細的病情紀錄以及最後的診斷,B醫院毫不知情。因此當患者從A醫院轉至B醫院求診時,B醫院的醫護人員必須再從頭到尾重新詢問及記錄。
原水文化
2018/12/22

長期照護
八年級居服員:思念不是一種病,把對奶奶的愛,轉化成對其他長輩的照顧
要破除年輕人不願意投入長照的緊箍咒,阮傳堯的方式,是豐富自己的「裝備」,讓自己的照顧職涯充滿選擇權。這些年輕有朝氣的照顧新血,懷著信心與專業素養,正在一點一滴地改變大眾對「照顧工作」的成見。
小虎文
2018/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