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齡閱讀

心靈加油站
「請在我最不值得愛的時候愛我」失智症患者家屬該怎麼做呢?-《記憶診所》
明蒂提醒我蘿拉的家族病史,然後我們一起深深吸了口氣,承認情況很嚴重。沒有人會希望失智症降臨到任何人頭上,我們都為蘿拉和葛倫的母親感到難過,她將會親眼看到,至少三名摯愛的家人被這種疾病折磨。
愛長照編輯團隊
2016/10/06

心靈加油站
失智症醫師的重要任務是:要為照護者解決問題、讓他們感到自在-《記憶診所》
我經常向病人及家屬承認,失智症沒有治癒之道,而且在最近的幾年內,也不會有。我們須把目標轉移到為照護者解決問題。但是很多時候,我們能為照護者做的,也只有提供一個地方,讓他們一吐心中的鬱悶。
愛長照編輯團隊
2016/10/05

心靈加油站
父母的看護問題,平時就先商量,不要自私地推給別人-《50歲開始優雅過好日子》
問題在於你是否把這個狀況視作理所當然?把照顧親生父母的責任丟給妻子,認為「媳婦當然應該照顧公婆」,或認為「我是長男,結婚時妳就應該要有心理準備了」,抱著這種想法的丈夫似乎為數不少。
漂亮家居月刊
2016/10/04

心靈加油站
正因為年齡增長,夫妻間更應說出心中的感謝-《50歲開始優雅過好日子》
即使彼此心照不宣,能夠心意相通,聽到對方口中說出:「我一直很感謝你喔!」還是會很開心。禮物也是一樣的,不需要高價的物品,如果沒什麼閒錢,就算一支玫瑰也可以。收到花,應該沒有一個女人會不喜歡吧。
隨著年齡增長,彼此越是習慣對方的存在,越該重視這樣的事情。這就是能夠恩愛到永久的夫妻祕訣吧!
漂亮家居月刊
2016/10/04

心靈加油站
50 歲磨練你的孤獨力,認真面對第二個人生-《50歲開始優雅過好日子》
許多人都把「孤獨」以負面來看待。「孤獨地獄」、「孤獨死」等用語都很負面,媒體也極力避免寫出「孤獨」一詞。
的確,孤獨會給人寂寞、不安等印象。然而,孤獨的時刻,也正是人們最真誠面對自我的時刻。
漂亮家居月刊
2016/10/04

心靈加油站
除了環保葬......日本高齡社會新流行-終極的「零葬」,葬禮只有一次,反而更要簡化
在現代這個人們多半活到高齡才過世的「大往生時代」,一直到過世以前,人和社會的關聯是漸漸變得疏離,最終淡出。肉體的死亡只是一瞬間,但社會的死亡不是這麼一回事。每個人的終點並不是突然造訪,而是緩慢地到來。
愛長照編輯團隊
2016/10/03

心靈加油站
為什麼當親朋好友一個個離開,你會感到孤獨呢?-《孤獨的價值》
倘若覺得寂寞,是因為失去朋友,我發現這定義並不適用所有例子。
前面提到若是完全沒有結交朋友的經驗,就不覺得沒朋友很孤單,也提到有些人只能藉由書或電視媒體,憧憬友情這東西。有些人藉由與自己年紀相仿之人的行為,假想自己也有同樣經驗,甚至有孩子認為電視節目演出的一切才是真實世界。
時報文化
2016/09/29

心靈加油站
獨居老人不好嗎?對我而言,孤獨死是「有尊嚴的死去」-《孤獨的價值》
在小家庭當道的現今日本社會,鮮少有子女與父母同住,愈來愈多父母不希望自己成為子女的負擔,這是許多人希望的形式,也蘊含尊重個人自由的意志。
因此,孤獨死是誰都有可能面對的情景,毫無理由恐懼,反正死了,也就沒了孤獨這回事。已婚者或許有另一半陪在身旁,但總有一天還是會回歸單身,或是人活著卻失去意識,無論你擔心與否,每個人最終都得面對孤獨。
時報文化
2016/09/29

心靈加油站
朱為民-年邁的父母主動提到死亡,你是否常回答:「不要說這麼不吉利的話……」
聊起過世的父親,母親突然堅定地說:「有一天,我也會死去。」兒子馬上頭別過去,嘴巴念著:「不要說這麼不吉利的話……」母親繼續正色說:「每個人都會死亡……」兒子沉默不語,之後母親開了幾個關於死亡的玩笑。這一幕,令我印象特別深刻。讓我想起我的好朋友正賢最近告訴我的一個場景。
朱為民 醫師
2016/09/26

心靈加油站
當人生開始倒數,你有多少心願沒有實現?你是自己喜歡的樣子嗎?《死前一定要知道的五件事》
我想人生也一樣,很多人都說:『有天我會好好跟隨自己的心,當自己想當的那個人。』
但如果有什麼事是你很想做的,那就趕快做!如果你跟隨自己的心、忠於自我,你想做的事就會實現。」
愛長照編輯團隊
2016/09/23

心靈加油站
失智症患者給所有的人的話--《失智症的我想告訴你們的事》
為了那些正與失智症共同生活的眾多人們,以及接下來也許會得到失智症的無數人們,讓我們共同打造一個即使得到了失智症,依然能夠幸福生活的社會吧!
人類的價值並非以「可以做這件事」、「可以做那件事」這樣的「有用性」來決定,即使不能夠做些什麼,也是非常珍貴的存在。
我希望把失智症患者心裡所想的這些事向社會大眾提出呼籲,讓它們能夠更加眾所周知。
愛長照編輯團隊
2016/09/22

心靈加油站
三個關鍵問題,讓你找回人生的主控權-《死前一定要知道的五件事》
在這些受訪者當中,有位演員安東尼,高齡八十五歲還持續在做導演和表演的工作。過去七十幾年他一直走在自己嚮往的路上──演戲和娛樂,即使到了現在,他的醫生告訴他:「無論你做的是什麼,持續下去,因為那對你很有用。」安東尼說:「我做的就是忠於自我。」
愛長照編輯團隊
2016/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