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齡閱讀

新聞政策
新北到宅指導看護技巧、居住養護機構者補助6萬元、混用3種藥物失智風險高5倍01/06【新聞彙整】
108年度住宿式服務機構使用者補助方案從去(108)年10月15日上路,屏東縣政府預估申請人數約3255人符合資格,至今完成受理申請3064件,其中約五成的比例透過機構協助申辦,當中2942件通過。
愛長照編輯團隊
2020/01/11

長期照護
上班族吶喊:誰讓我安心工作?
「長照、養老這件事要處理好,否則會拖垮下一代」,陳淑蘭感慨地說。台灣目前雖沒有相關的統計,但民間社福團體估計,全台至少有九十萬個家庭照顧者,其中不乏離開職場、退居家庭變身全職照顧者。
天下雜誌
2019/11/16

新聞政策
衛福部設醫療無障礙示範中心、觀光局擬擴增補助銀髮族出遊02/15【新聞彙整】
交通部觀光局每年編列350萬元預算,鼓勵旅行社帶銀髮族在國內旅遊,旅行團可申請每人500元補助,每年約可帶動170團至180團出遊。業者反應熱烈,經費每到暑假就申請完畢,觀光局有意擴增一倍經費,加強推廣銀髮族旅遊風氣。
愛長照編輯團隊
2019/02/15

新聞政策
過年別說的話!觸發照顧者地雷、長照欠缺「緊急喘息」 家總建議放寬條件02/01【新聞彙整】
我國長照資源有支持照顧者的喘息服務,但須提前兩周申請挨批緩不濟急,或者額度不敷使用,「緊急喘息」成為資源網絡中失落的一環。
愛長照編輯團隊
2019/02/01

新聞政策
全臺失智症團體家屋一覽表、各縣市春節長照服務概況01/25【新聞彙整】
台灣邁入高齡社會,老人不只常見失能問題,更有多重共病與多重用藥問題,衛福部規劃「居家失能個案家庭醫師方案」,利用健保資料庫彙整慢性病多重用藥的失能長者,家庭醫師「主動出擊」到宅進行醫療服務、把關用藥安全,約十三萬八千人符合資格,力拚今年上半年實施。
愛長照編輯團隊
2019/01/25

長期照護
父母超難纏?如何為父母找到合適的看護-《如果父母老後難相處》
找看護時,務必解釋清楚你母親的行為模式,包括她對人會莫名其妙地忽冷忽熱,這一秒把你捧上天,下一秒卻又指著鼻子罵你。最重要的是,讓對方明白你母親完全身不由己,絕非針對她或任何人。
愛長照編輯團隊
2018/12/07

長期照護
照護費用平均減少46%?「照服員共聘制」衛福部推動住院友善照護
衛生福利部於106年委託中華民國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以下稱家總)辦理「醫院推動住院病人友善照護模式輔導計畫」,全國有共34家通過「住院友善照護醫院」的輔導與表揚。
愛長照編輯團隊
2018/11/17

長期照護
【朱國鳳專欄】一人住院、全家跳腳?有這種服務的醫院,可以減輕陪病負擔
在高齡化與少子化的趨勢下,只能期待兒女當守護,而不是當看護。如果要避免「一人住院、全家跳腳」的窘境,未來當有住院需求時,最好還是優先找有實施「全責照護」、且有通過評核的醫院吧。
前資深媒體人 朱國鳳
2018/10/31

心靈加油站
照顧最多的是我,被父母抱怨的也是我......手足不平等的照顧關係-諮商心理師 艾彼
「兄弟姐妹裡面只有我是照顧者」這種困境,經常會因為手足之間的身份落差而變得更加嚴重。造成身份落差的因素,包括有經濟能力、社會地位,有無自己的婚姻或家庭。另一個因素,則是父母在孩子年幼的時候,對待孩子的不同方式,也可能間接導致這樣的現象。
諮商心理師 艾彼
2018/05/02

長期照護
【林黛羚專欄】失智症的家,和你想的不一樣:避免地板花俏,記得規劃停車位-改造熟齡宅系列四
若家有失智長者,且有計畫在未來五年內幫家裡做翻修規劃,在改建上室內需注意的部分,包含家中的色系樣式、空間的多元化等,而且要兼顧患者的心理健康,建立「療育空間」當患者感到沮喪時,除了語言上的鼓勵,療育空間更可以發揮安撫情緒的作用。
林黛羚
2018/01/12

心靈加油站
不需要太多身外之物,把錢花到一毛不剩再走吧!-《93歲的老媽說:我至少要活到100歲!》
我和友人聊到自己的決斷時,他這樣說:「如果是自己孩子生了重病,需要大筆醫療費才能夠醫治,我會毫不猶豫的散盡家財讓孩子接受治療。但如果是自己的父母需要,我真不知道自己會不會願意這麼做。」友人的孩子都還未成年,正是需要用錢的時候,自然無法為了父母散盡積蓄。
新自然主義
2017/11/13

新聞政策
「達人專訪」養生結合照顧 提高台籍居服競爭力 簡婉如
「養生保健看護」將中醫養生概念與照顧服務工作結合。這樣長輩可以得到更妥善的照顧,照服員也可以得到更好的薪酬。「台灣的長輩,台灣人自己顧」,就是他們的口號。
翻轉醫療
2017/0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