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齡閱讀

病症知識
性慾莫名被撩撥,原來是失智造成...顳葉萎縮導致不知羞恥?《松鼠之家:失智症大地》
這種脫序症狀的出現往往也代表病人已經無法分辨哪些事情可以在公開的場合、哪些卻只能在私下進行;性慾高漲症狀不僅造成病人家屬或照顧者當下的困窘,也可能引起不可預期的後果。
遠流出版社
2018/03/19

樂活養生
不只促進血液循環、消除身體疲勞,「泡澡」還可以預防大腦老化!-《刺激大拇指,讓腦變年輕》
身體泡在熱水裡會承受水壓。水壓能幫助堆積在腿部的血液運回身體,活化心臟功能,促進血液循環。搭配溫熱作用,讓全身血流更加順暢。此外,施加於腹部的水壓會將橫膈膜往上提,讓呼吸更順暢。新鮮的氧氣運送至全身各處,消除身體疲勞。想要消除一整天的疲勞,悠閒泡澡是最好的方法。
遠流出版社
2017/11/26

樂活養生
真牙越多的老人越不容易失智!「咀嚼」可以活化大腦-《刺激大拇指,讓腦變年輕》
研究也發現保有的真牙數量愈少,與記憶、學習能力有關的海馬迴,和主掌自主意識、思考的額葉容量也會隨之變小。從結果來看,當真牙脫落得太嚴重,無法好好咀嚼,就會失去對大腦的刺激,影響大腦功能。
遠流出版社
2017/11/26

樂活養生
先「聞」味道再吃飯-想活化大腦就先啟動嗅覺力!-《刺激大拇指,讓腦變年輕》
人類的身體功能若長期閒置就會逐漸衰退。嗅覺也是一樣,長久不用心聞味道,嗅覺就會愈來愈遲鈍,對大腦的刺激愈來愈少。最明顯的例子就是,阿茲海默症患者在出現「記憶障礙」之前,會先出現「嗅覺障礙」。以我實際看診的經驗,患者在嗅覺出狀況,聞不出味道後,會改變自己的飲食喜好。
遠流出版社
2017/11/26

樂活養生
「常動手指的人不易痴呆」是真的嗎?-《刺激大拇指,讓腦變年輕》
過去常聽人說,專業工匠或鋼琴師這類「常動手指的人不易痴呆」。醫學界之所以認為摺紙有助於預防失智症,原因就在於「可以活動手指」。經過長時間研究觀察,我發現「常動手指的人不易痴呆」這句話是有醫學實證的。不僅如此,五根手指頭中,大拇指預防失智症的效果最好。
遠流出版社
2017/11/26

樂活養生
在家整天穿著睡衣好愜意? 「不在乎自己的儀表」是老化的徵兆之一-《刺激大拇指,讓腦變年輕》
早上起床發現頭髮亂翹覺得「不以為意」,鬍子長長了也「不以為意」,覺得化妝「很麻煩」,一想到要換衣服就覺得「不換也沒關係」,別人怎麼看自己都「不在乎」。於是愈來愈少看鏡子,長此以往下去,就會開始出現失智症的徵兆,最常見的早期症狀之一是「穿衣失用症」。
遠流出版社
2017/11/26

樂活養生
讓大腦保持年輕不失智的關鍵:接受新事物、保持好奇心-《刺激大拇指,讓腦變年輕》
根據最新研究,「好奇心、感情與幹勁的衰退」過去一直被視為心理問題,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預防上述心理問題的發生,有助於預防失智,自然也能避免記憶力衰退等問題。
遠流出版社
2017/11/26

樂活養生
沖繩人瑞為何不只變老,還能樂於變老?秘密就在於「幸福」兩個字-《創造連結》
人類壽命長短顯然跟基因關係重大。沖繩人年紀再大,也能活得健康、保持健康,顯然跟他們的生活方式脫不了關係。除了攝取低脂、健康的飲食外,大多數沖繩人還會為街坊鄰居提供經濟、情感、社會上的協助,交織成一張相互支持的網絡。
沖繩的例子勾起紀錄片導演羅柯・貝里奇(Roko Belic)的興趣,也成為他拍出紀錄片《幸福》(Happy,2001)的靈感來源。
遠流出版社
2016/11/09

心靈加油站
關心一下親朋好友、左右鄰居好嗎?孤寂感可能引發憂鬱症或甚至導致失智-《創造連結》
研究證實,連結感對一個人的生活福祉不可或缺。此外,孤寂感也可能引發憂鬱症或甚至導致失智。
連結感是人類的根本需求,社會能夠有效運作,它功不可沒。連結感亦可解釋為一個人在一段社交關係或網絡中感受到的歸屬情感。
遠流出版社
2016/11/08

心靈加油站
晚年有三大轉折期,但「社交死亡」你有聽過嗎?從「人生轉折期」著手,重新了解老人需求-《創造連結》
在這個極度重視個人自由的複雜社會中,似乎有越來越多的生命重大轉折都直接交由公共支持系統處理。
這種現象導致「社交死亡」風險開始萌芽。
社交死亡指的是完全失去社交生活—完全失去興趣、親密、關懷、互助,失去認同、同情與尊嚴,這些都是人類無法離群索居的關鍵因素,因為人類天生就是群居動物。
遠流出版社
2016/11/08

心靈加油站
沒有人想被遺忘,重視老年人的「社會性死亡」-《創造連結》
連結太密集,有時候反而讓我們抓狂。因此有些人偶爾會選擇暫時和他人切斷連結,買張機票飛往遙遠的目的地,遠離網路、手機和其他人。決定權在你。
然而,由於退休、痛失摯愛、疾病這三大老年變故的關係,有些人是在非自願情況下被迫切斷社會連結,面臨社會性死亡的風險。
遠流出版社
2016/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