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齡閱讀

#長期照顧

共有 116 則相關文章

樂活養生
老老照顧,雖然很辛苦也要展現笑的力量!-《93歲的老媽說:我至少要活到100歲!》
如果只是一兩個星期的非常狀況,咬牙苦撐一下或許還過得去,但這可是不知要持續多少年的抗戰,怎不叫人感到前景茫茫。我們宛如過著走鋼索的每一天,或許哪天會一起倒下。我一面幫媽媽更衣,一面說道:「我好像是在為娃娃換衣服呢。」妹妹反譏:「既然要換,當然要幫可愛的娃娃換衣服囉!」 沒想到媽媽也不甘示弱,大言不慚的回道:「人家都說我皮膚好,看起來只有七十歲的年紀!」
新自然主義
2017/11/13
心靈加油站
我現在照顧父母,我不要自己的孩子將來承受照護之苦-《93歲的老媽說:我至少要活到100歲!》
「照護自己的雙親直到最後,輪到自己需要照護的時候,卻不願給子女添麻煩」,這樣的雙重標準可說是深入許多父母的骨髓。照護就是如此嚴酷的一件事。
新自然主義
2017/11/13
長期照護
你要面對的真相:長照也有貧富差距,照護的品質完全用錢決定-《93歲的老媽說:我至少要活到100歲!》
從事照護工作的人都說,「真看不下去,照護的品質完全用錢決定」,或許他們早已經把自己的職場視為地獄;居家看護同樣在燒錢。才終於付清這個月的大筆特別看護費,一口大氣還沒喘完,轉眼又接到下個月的帳單了。
新自然主義
2017/11/13
心靈加油站
你身邊有家庭照顧者嗎?一起成為守護照護者的「第三隻眼」!-《93歲的老媽說:我至少要活到100歲!》
被逼到絕境的照護者,很多都是家中沒有共商問題的親人。可以對親友傾吐心事是幸運的,但並非人人都有此福分。所以照護管理專員及公所等的照護福祉相關工作者,有必要扮演「第三隻眼」的角色。
新自然主義
2017/10/29
社會資源
出院不是擔心的開始!臺中推出「陪出院服務」,讓專業團隊協助長照家庭
病人住院結束要出院時,經常面臨照顧問題複雜、家中無適當照顧人力等狀況。為了改善出院時的銜接問題,臺中市府首推「陪出院服務」讓長照服務進入家中,也間接減輕長照家庭的照顧負擔。
愛長照編輯團隊
2017/10/21
心靈加油站
女性為何仍是主要照顧者?2017女性影展聚焦長照議題:與羈絆/伴共舞
第24屆台灣國際女性影展於10/13日起,在台北光點華山電影館登場,今年女性影展以「與羈絆/伴共舞」為主題,嘗試刻劃現今社會裡女性自然而然被期待成為照顧者角色的種種面貌;而這樣的期許,又為女性的生活帶來什麼深刻的影響?以及難以言喻的內心糾葛……
愛長照編輯團隊
2017/10/16
心靈加油站
拯救500個崩潰家庭 日專家:不努力才是最好照護
弟弟有智能障礙、母親中風昏迷、祖母罹患失智症,老天爺像是和她開了殘忍的玩笑。然而,一肩扛起重擔後,她體悟出正確的照顧觀念。日本照護專家親授一路走來的心法。
幸福熟齡
2017/10/06
心靈加油站
【王竹語專欄】誰來關心照顧者?「三明治」族是身心疾病的潛在受害者
當家庭中出現需要長期照顧的家人,在金錢與人力負擔的考量下,勢必有家族成員會成為長期照顧者,長久處在高壓力生活之下,生理、心理、經濟負荷,一定會受到影響,如果沒有適時發現與求助照顧者也可能變成被照顧者。
王竹語
2017/08/28
長期照護
許佐夫:老人身上最重要的肌肉是哪一塊?提示你,與自尊有關
我先問問大家:你覺得老人家不良於行的時候,全身上下哪一塊肌肉最重要?大家可能覺得是「手」,因為要拿拐杖。 但是錯了!
黃國蓉
2017/08/19
心靈加油站
許佐夫:長輩的心情,我們不一定能懂……沒有標準答案,才是標準答案。
我們多年來頭破血流,才領悟的概念。我們不是救世主或是救星。我們所做的,就是讓大家的生活水平不要一下子因為巨變,掉到下面去……很多照顧者都是因為生活水平掉得太快,以至於當事者想要爬起來,都覺得太累、我不要、放棄了。 能夠把這服務做好,才能夠明白自己在這個社會的價值是什麼,而不讓這些人萬劫不復。若這一點做不到的話,捐錢也無法真正改變他們的狀態。
黃國蓉
2017/08/19
病症知識
語言治療師林靜欣致瓊瑤的公開信:鼻胃管≠插管破除鼻胃管9大迷思
作家瓊瑤日前在臉書公開發表貼文,表示不捨夫婿平鑫濤因失智、中風,承受插管之苦,甚至因此與3名繼子女意見相左。到底插管跟鼻胃管的差別在哪裡?裝上鼻胃管之後,是否就不能拔下呢?
語言治療師 林靜欣
2017/08/02
樂活養生
【科技伴老】照顧長者,這四件事你願意讓機器人幫忙嗎?
大大「省力」的機器人,目前造價數百萬(台幣),估計要花20年,價格才能降到家庭可接受的程度。以下就來看看這三類機器人的介紹吧!
黃國蓉
2017/07/12
6 7 8

訂閱電子報

必填

請輸入正確的電子信箱

送出成功!